新课程杂志首页 > 来稿选登 >

基于课程思政的心脏评估实验课的教学设计

本文作者:赵璐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21期 本文字数:2482

  [摘           要]  高職院校课程思政是高等教育课程思政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理论课程需要融入课程思政,针对高职院校专业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实验课程融入课程思政更加有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健康评估课程中“心脏评估”这一章节作为课程思政的切入点,在心脏评估实验课程中将科学精神、人生态度和人文修养与关怀等元素适时地融入整个教学环节中,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更加丰富生动,提升了教学质量与教育内涵,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真正将课程思政落到实处。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心脏评估;教学设计;实验课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1-0160-03
   课程思政是近年来高校教育发展中的重点与热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将课程思政贯穿教育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在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各高校都在积极开展思政课程元素的发掘,主要以理论课程为主[2]。高职教育与本科高等教育相比实用性更强,以实践教育为主[3]。而在护理课程中,高职护理教育课程较多,专业课程繁杂,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在专业课程学习中,教师往往会忽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引导,学生在进行学习时只接受了护理操作本身的技术而未吸收到人文修养的精华,那么在实验课中的课程思政引导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4]。健康评估作为一座“桥梁”、一种“粘合剂”,连接了基础医学课程与专业护理课程,是学生面对患者、给患者进行评估的重要课程,可以发掘很多思政元素[5]。之前的健康评估课程教学方法单一,,教师对思政课程的认识也不够,认为教学了专业知识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导致思政教育程度较浅,思政教育不够系统[6]。本文以健康评估课程中心脏评估实验课为例,探索与之能融合的思政元素,对心脏评估进行思政教育“完善”,将科学精神、人生态度、人文修养与关怀融入课程教学中,形成新的教学设计,将思政元素贯穿课程始终,将课程思政润物细无声地让学生接受。
   一、心脏评估在健康评估课程中的地位
   心脏评估是健康评估中身体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估顺序为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四部分,主要评估内容为心前区外形、心尖搏动、震颤、心包摩擦感、心脏浊音界、心率、心律、心音(正常与异常)。心脏评估在身体评估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掌握心脏评估可以使学生初步判断被检者心脏有无结构或功能异常,是心脏检体诊断中的重要一步,也为后期学习内科护理中循环系统疾病的护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节课的教材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健康评估》(第4版),在第3版的基础上,不断吸收新的理念、新技术和新理论。第4版教材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的教育理念,注重整体护理观,强化学生人文素质和健康评估基本能力的培养,丰富了实践教学内容,增强了教材的指导性。
   二、心脏评估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和重要内容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学习心脏的视诊、触诊、叩诊内容,熟悉心脏叩诊的方法,学会鉴别叩诊音,掌握心脏听诊的听诊区、听诊方法、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的鉴别听诊,了解心脏杂音的鉴别与特点。通过视频与示教,培养学生的自主观察能力;通过分组练习,让学生提高协调合作的能力;通过拍摄操作视频与写实验报告,培养学生沟通、协作、总结与表达的能力。
   (二)重难点
   通过对所学内容进行分析,护理专业学生在心脏评估方面需要重点掌握心尖搏动位置、听诊区位置与听诊音鉴别。难点主要在于心脏评估过程中将思政元素融入的具体方法。
   (三)教学方法
   通过对本节课的专业知识分析与思政元素分析,采取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理念,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实验法、任务驱动法、情境练习法等。思政元素在课程引导、课中指导中潜移默化、自然而然地融入其中,找准切入点准确融入思政内容,抓准时机融入思政元素,使科学精神、人生态度、人文修养与关怀水到渠成地融入专业课程中。
   (四)重要内容
   1.心尖搏动
   强调心尖搏动位置:一般状态下正常坐位时心尖搏动位于左侧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内侧0.5~1.0cm处,搏动范围为2.0~2.5cm。视诊时视线与胸部表面切线呈同一水平线,当观察到搏动(一部分人观察不到)时可进行触诊进一步确定位置。在触诊时可先用手掌或手掌尺侧进一步触诊确定大概位置,然后用中指、食指的指腹进一步触诊确定心尖搏动的精确位置、强度和范围。
   2.心脏听诊
   (1)心脏瓣膜听诊区与顺序
   心脏瓣膜听诊区为四个瓣膜五个听诊区,听诊时按照逆时针的顺序依次为二尖瓣听诊区、肺动脉瓣听诊区、主动脉瓣听诊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听诊区(具体位置见表1)。
   (2)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的鉴别
   正常情况下,按心音在心动周期中出现的顺序依次为第一心音、第二心音、第三心音与第四心音。一般状态下只可闻及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第三心音在部分青少年可闻及,第四心音为病理状态。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的鉴别是心音听诊最基本的技能,需要护理生重点掌握,主要从二者的产生机制、临床意义、听诊特点等方面进行鉴别,详细见文末表2。

20220719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