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文化融入职业学校班主任管理教育的研究
2022-07-22 | 所属栏目:来稿选登 | 点击:次
本文作者:孙建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21期 本文字数:2609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还要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意识。对此,职业学校班主任在进行管理教育工作时,需要有意识地将课程思政文化融入其中,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发现学生的优势和作用,以此来确保管理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关 键 词] 课程思政文化;职业学校;班主任;管理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1-0151-03 学生是学校生活中的成员之一,班主任在学校中并非一名简单的教育者,同时还肩负着引导者、管理者的重任。当前,一些职业学校依旧将成绩作为评判学生好坏的标准,以至于课程思政文化无法较好地融入班级管理教育中,若是长期如此,不仅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还会对学生的“三观”认知造成较大的影响。 一、课程思政文化融入职业学校班主任管理教育中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理念的融入,不仅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还加强了对素质教育的重视强度,确保学生能够在舒适、和谐的学习环境中学习知识,提高专业水平[1]。对此,课程思政文化的融入,对班主任管理教育来说,需要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巧妙融入课程思政文化,让学生能够对其有充分的了解和认知,以此来达到创新发展的目的。 (一)创造舒适、健康的教学环境,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对学生而言,个人的发展不仅要具备较高的学习成绩,还要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通过高质量的道德品质,使学生符合当代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从而促进自身发展。因此,在日常管理中,班主任要合理引导学生,完善学生的学习过程,塑造正确的“三观”认知,同时创新管理方式,将自身的职责发挥出来,学生作为主体,巧妙融入课程思政文化,从而培养出高素质、高质量 人才。 (二)加强班级管理的质量,优化管理模式 课程思政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强化班级管理的质量。班主任在管理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合理融入相应的课程思政内容,消除学生的负面情绪,拉近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营造良好的氛围,帮助学生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提高道德品质素养,让学生能够学会理解和包容,进而构建良好的班级管理制度体系,使学生能够不由自主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促进学生全面综合发展。 (三)提升班主任的职业能力 将课程思政文化作为基础,积极主动地开展班级管理教育工作,将班主任的优势和作用发挥出来,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和优化,让学生能够在现代化的教学理念下学习知识,同时完善传统教学管理中的不足之处,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将学生的价值体现出来,还可以让学生成为一名热爱劳动、祖国、集体的学生。 二、职业学校班主任管理教育的现状 (一)管理理念传统 职业学校班主任管理教育中往往习惯性将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情况上,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秩序等方面,并不过多重视学生的思政文化,以至于学生自己也不会特别重视。再加上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班主任将学生的学习和秩序维护好即可,其他的都可以忽略不计,这也是对课程思政文化不重视的表现之一。 (二)课程思政文化流于表面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一些班主任在管理中融入了课程思政文化的内容,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理念进行了深入的教育,但仍存在一些班主任没有重视课程思政文化的情况,以至于学生对课程思政文化了解不多,浮于表面,无法对学生产生较为深刻的影响,若是长期如此,必定会让学生觉得课程思政文化可有可无,也不会对自己未来的发展产生影响的错误理念。 (三)融入课程思政文化的方式落后 当前一些职业学校班主任在管理教育中融入课程思政文化的方式过于单一、无趣,既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不能让学生对其产生较好的理解和认知[2]。比如,部分班主任习惯性在班级管理中以说教的模式给学生讲一大堆道理,告诉学生做人做事等,自认为给学生讲解了很多道德品质,殊不知,这种方式最容易被学生所抵触,学生最讨厌的便是教师、家长自以为是的说教,往往对此都是采取无视的态度,这也是职业学校班主任无法提高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原因。 三、课程思政文化融入职业学校班主任管理教育的研究 当前职业学校班主任管理教育融入课程思政文化存在上述几个问题,但教育本身都是存在挫折的。所以,职业学校班主任在管理教育中融入课程思政文化需要创新教学模式,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手段,以此来解决上述问题,使学生能够走向光明,从而达到再次塑造的目的,同时也为社会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 (一)确定教育指导思想和方向 首先,班主任需要对课程思政文化有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对班主任的教学管理进行直接的引导,进而渗透到班级管理中。当前,职业学校最主要的问题并不是要将所有的学生都培养得一模一样,而是要改變“机器人”培养模式,打破传统的培养思维,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找出闪光点,使每位学生都能闪闪发光[3]。这要求班主任在进行教育管理工作时确定一个科学、合理的目标,制订清晰的管理规划,尊重学生的思想,在此基础上完成目标。为此,职业学校班主任需要改变以往的认知,将学生作为主体,遵循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班级管理教育中,落实一切为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在学习中发现优势,更要学会尊重、理解、倾听、陪伴,,以此来获得学生的肯定,从而顺利开展教育管理工作。 202207192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