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指导现代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
2022-07-20 | 所属栏目:来稿选登 | 点击:次
本文作者:马绍辉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21期 本文字数:2608 [摘 要]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更高的教学要求,不仅需要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能够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提升学生培养的质量,同时还应当帮助学生做好高职对接社会的工作,让学生能够更加顺利地走上就业岗位。以现代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为切入点,先简单阐述了产教融合背景下指导现代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而后又有针对性地从师资队伍建设、指导工作体系、高职课程体系、对接行业需求以及工作政策渗透五个层面提出完善与优化指导现代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工作的策略。[关 键 词] 产教融合; 高职; 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1-0148-03 产教融合是国家基于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而提出的一种新的育人理念,要求职业教育工作者在实际运营工作中,将学生的理论学习与课程实践结合起来,让企业能够更为有效地参与到职业教育工作中,从而在提升学生培养质量的同时,解决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不足的问题,从而为职业教育的稳定和长久开展构建工作的基础。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主要以学生的就业为工作为方向,要求教育工作者能够基于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更有针对性和方向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从而在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竞争能力的同时,有效缓解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思考现代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问题,不仅可以更为有效地利用各种政策和制度对学生进行引导,还能有效提升就业服务指导体系工作的科学性和先进性,所以高职院校各层级工作者有必要加强对指导现代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工作的重视,尽可能提升高职院校育人工作的水平。 一、产教融合背景下指导现代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队伍建设滞后,难以满足实际工作需求 师资队伍的建设是高职院校育人工作中不可忽视的工作内容,高职院校唯有先提升师资队伍建设的水平,才能更为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培养和引导。所以在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工作中,各层级工作人员应当始终将师资队伍的建设摆在重要的工作位置,为提升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的价值而打下基础[1]。但从当前指导现代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工作的开展情况分析,师资队伍建设滞后依旧是影响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工作开展的关键因素。如在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工作中,虽然高职院校对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工作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但因为指导现代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的工作人员本身缺乏更为科学、系统的理论基础,导致其在工作实践中难以更加科学、系统地进行思考,,令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工作虽存在多项不同的工作活动,但各项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活动的价值始终较低,难以满足学生就业的实际需求。 (二)顶层设计重视不足,缺乏有效工作指导体系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需要具备更加科学、系统的指导体系,这样各层级工作人员才能更加科学、规范地开展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工作,确保高职院校各项就业指导服务活动能够展现出应有的作用和价值。但就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情况分析,顶层设计的重视不足,导致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工作缺乏有效的工作指导体系,不仅削弱了各项就业指导服务活动的建设价值,同时还让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存在不同的工作漏洞,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价值的发挥[2]。如部分高职院校为了提升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活动的价值,除了在学生的学习时间安排既定的课程之外,同时也会设计多种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从而帮助学生实现就业知识和能力的同步发展。但因为其缺乏对顶层设计的重视,导致学校就业服务活动逐渐流于形式,不仅未能发挥各项就业指导服务活动的价值,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各种教学资源的浪费,影响了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工作水平的提升。 (三)忽略学生发展需求,存在明显的理论化特征 为了尽可能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应当以培養和发展学生为基础,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指导服务,从而更为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培养。因此在具体工作实践中,高职院校应当加强对学生发展需求的关注,更有针对性和方向性地开展各项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但在高职就业服务指导体系的构建工作中,高职院校忽略了学生发展的需求,只是按照国家级区域的教学要求,适当地引入了多种不同的课程内容。虽然在这种教学趋势下,学生的就业知识和能力也能得到有效的提升,但这种指导服务模式并未帮助学生将理论学习和课程实践结合起来,不仅让高职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存在较为明显的理论化特征,同时还让高职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缺乏全面引导和个性化培养的工作性质,无法真正满足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影响高职院校在新时代背景下育人价值的实现。 (四)工作对接严重不足,难以适配行业发展需求 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具有更为明确的方向,教育工作者应当根据学生就业的实际需求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在毕业后可以更加顺利地进入工作岗位,更为有效地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和价值[3]。但从当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的情况分析,指导现代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的工作本身存在较为明显的不足,无法让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对接行业、区域和国家发展的需求,不仅让高职院校难以将更为科学、系统、先进的教学内容引入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还让高职院校的学生缺乏对行业、区域和国家发展的了解,令高职院校的学生难以真正有效、顺利地融入工作岗位中,从而影响了高职院校学生和国家的发展。 202207192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