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杂志首页 > 来稿选登 >

浅析中职学生人际沟通交往能力问题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的大力改革,中职学校全面发展,而其中中职学生人际沟通交往能力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不愿交往、不懂交往、不善交往。从分析中职学生沟通交往现状入手,着重从教书育人方面提出提高中职学生人际沟通交往能力的措施。
  [关   键   词]  中职学生;人际沟通交往;原因;措施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3-0162-02
   放眼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中职教育应提倡一带一路,与时俱進,交际无界限。中职学生教育教学中主导的理念和思路中提倡:校企合作,工学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作为一线的乡村教师,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一直存在交流沟通问题,很多中职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缺乏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部分学生不愿交往、不懂交往、不善交往,存在种种交往问题,这一系列问题给学生的成长及教育带来不利影响。
   近几年,随着教学模式逐步改革和完善,对从事中职教育的我们来说,理论与实践落实的过程中,关键就是交流沟通问题,对中职学生人际沟通交往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影响中职学生人际沟通交往能力问题的因素
   (一)家庭因素
   1.落后的思想观念
   大多数家长抱着“顺其自然”地成长的观念,不关注学生成长中的心理变化,不及时和孩子沟通,孩子学不到沟通方法,导致他们不会沟通。
   2.错误的指导思想
   有些家长思想消极,不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对子女上学没有要求,不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导致学生和家长之间零沟通。
   3.家庭的个体差异
   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从小熏陶教育开始的,家长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家庭的组合状况及家长性格的个性特征差异,不同程度地造就和影响着中职生的沟通能力。
   (二)社会因素
   1.教育模式的局限性
   相对于普通教育而言,中职教育虽然提出产教融合,但仍然采用的是以理论教育为基础的教育模式,对中职学生专业技术的提高和沟通能力的培养相对欠缺。
   2.学习环境的限制
   从我县来看,就读中职学校的学生主要来自偏僻的农村,由于他们生活的环境落后,学习条件的限制,对先进的学习辅助工具了解甚少,一旦学习环境变化,他们就内心茫然若失,不知所措,缺乏自信,不知如何有效地沟通交流。
   (三)学校教育因素
   1.课堂教学模式限制了沟通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老师讲授,学生机械地听,课堂以讲和听为主,学生基本上处于被动状态,无法做到用语言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思维。
   2.生源的局限性
   中职学校就读的学生来自普高中落选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由于学习环境、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差异,成绩差导致他们的心理自卑问题,奋斗目标不明确,沟通交流就出现了偏差
   3.关注学生不到位
   在中职学校就读的学生,多数年仅16~17岁,思想比较活跃,自我意识更活跃,但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差,他们用错误的方式在家庭或学校引起家长或老师及同学的注意,家里顶撞家长,学校因为鸡毛蒜皮之事不随己愿,动手打人,面对上课老师提出的问题屡问不答,导致后进生违纪率上升,表现在心理、情感交流沟通方面出现了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学校、老师、家长对学生关注不到位。
   4.学习生活的单调
   中职学校的学生多是中考落榜者,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对中学的课程已经厌倦,就读职业中学后,专业课程相对难懂,就逐步放弃学习,而学校文化娱乐活动安排少,沟通的局限性影响他们交际能力的提升。
   纵观以上问题,,我们结合实际,解决问题。关注学生、关心学生,帮助他们确立学习目标,沟通交流方式是关键,逐步提高学习兴趣,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搭建平台顶岗实习,学中感知苦,苦中悟出学。
   二、提高中职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措施
   (一)重视父母教育
   《孝经·开宗明义》提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教育我们爱惜身体,健康成长,按正确的原则做事,功成名就之时,就会让后世知道父母教育有方,才是人行孝尽孝的结束,反映的都是教育成功的过程及成果,反之,错误的教育方式是放任自流,顺其自然。首先,我们应该弘扬正确的教学理念,摒弃落后思想。其次,及时纠正家长的消极指导思想,及时和学生交流沟通,鼓励其积极乐观地去学习与人交往。最后,父母尽可能地为青少年创造有爱的成长环境。他们健康成长与父母陪伴必不可分,爱和笑能治愈自闭的儿童,反之会给他们的成长带来恶劣影响。
   (二)丰富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我们采取了“二、三、三”课堂教学模式,探究式学习、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学习形式,改变了“填鸭式”教学,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既关注了基础较差的学生,又凸显了沟通的重要性。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沟通,学生之间互动,沟通方式得当,才能对中职生个性的丰富、互助交流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三)积极组织各种学校活动,丰富中职生的学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