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杂志首页 > 来稿选登 >

从“杜尚”的创作动机谈职教中的艺术启发

  [摘           要]  随着我国艺术产业的发展,当代艺术展也呈现愈发时尚的趋势。如何欣赏当代艺术?当代艺术能给职业教育当中的艺术教育带来什么样的启发?由此,作为职业教育中艺术教育的从业者,将以《杜尚传》作为线索,探索和学习当代艺术给职教带来的启发。
  [关    键   词]  反方向;现成品;独特性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3-0006-02
   “当代艺术”,相信很多人在听到这个词的时候,会产生“自由”“个性”“难解”甚至是“怪异”的感受。在看艺术展时,往往不明白为什么当代艺术会是这个样子,稀奇古怪?却又价值斐然。在从事艺术的教育过程中,深知了解当代艺术的意义,能够更深层次地启发学生对艺术创作的思考,把这些看似“抽象”“不解”的作品解构化,能够更容易地从中提取出用于启发学生創作的思考方向。
   我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提炼“当代艺术”带来的启发:反方向、现成品、独特性。
   一、反方向
   “当代艺术”的特点就是“反其道而行之”,它能够和“古典艺术”的“有序”成为艺术的二元论。为什么我会说这是艺术的二元论,在传统的古典艺术里面,艺术是基于写实的、有着复杂结构的成品。一个好的古典艺术是由诸多基本的艺术元素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在文艺复兴之前,都没有人能称得上是艺术家,中世纪的画家只能叫画匠,绘画具有很强的现实功能——用画面表现圣经故事,所以一切的人物和景物设计都是有程式化的规定,直到文艺复兴,一系列的艺术要素慢慢地被开发出来——光线、明暗、色彩、构图、内容等。绘画、雕塑、音乐这类的古典艺术都是一种多元素的写实组合,这就像是建一栋大楼,复合而精细。就算是“门外汉”的普通观众也能看得懂这画的内容是什么。在前几代大师的挖掘下,艺术似乎走到了尽头。
   而这也是启发学生进行艺术创作的传统方向,从无序到有序,从简单到复杂。长久以来,学生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常会觉得束手束脚,似乎是在按照这一套有序的程式化的东西在构建自己的创作。这便会使学生的作品趋于相同,难以体现出个人审美的独特性。这也是在“当代艺术”产生之前,人类进行艺术创作时普遍面对的问题。
   然而,杜尚给艺术指出了另一个反方向,我称之为——解构的方向。还是拿大楼举例,古典艺术是把各种钢筋、水泥、钉子混合到一起。而杜尚是用炸药把这栋大楼直接炸碎,从中挑选出心仪的一枚钉子,进行切割、打磨,最后拿到美术展上展览,告诉你,这也是艺术。他总称自己是“反艺术”的。然而在我看来,他“反”的不是艺术本身,而是传统古典艺术的复合思维。以《泉》(小便器)为代表的现成品孕育而生。由此,我们再看当代艺术,是不是总有种“支零破碎”的感觉?这就是对生活、物品、艺术的一种分解表现。
   得到了这一点后,在启发学生进行艺术创作之时,也可以采取这种“解构”的方式进行思考。我们可以将一个成品进行拆解,拆解后的东西通过自己的理解进行再改造,这往往能够找到新的出发点。比如,现在要拍一套模特的照片,传统的思维就是找个合适的背景,,选个好看的模特,穿一件时尚的服装,摆上固定的造型进行拍摄。如果是用“解构”的角度来重新思考,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只拍一件衣服上的一根纤维?或者是一束光照在模特头上的一根发丝?抑或是模特手上若隐若现的血管?这样看来所拍摄出来的作品会大不相同。
   二、现成品
   提到杜尚永远绕不过去的作品就是“现成品”,简单地说,“现成品”是由杜尚提出的作品概念——直接在一个日常用品上签上自己的名字就称为艺术品的作品。具有代表性的有:《泉》《防止手臂折断》《L.H.O.O.Q》。我对现成品的理解是,它来自上一段提到的方向,现成品就是日常生活的直接分解,让一些我们视而不见的生活用品变成艺术品,但这是有条件的。
   1.物品要在美术馆里展览才能称之为现成品,区别于古典艺术,当代艺术对美术馆本身的功能加以肯定,所以一件日常物品如果放到美术馆当艺术品展览它就脱离了日常物品的性质,而成了具有艺术家主观色彩的表现,就像同样的产品,在淘宝上卖、在实体店卖、在拍卖行上卖价格是不一样的,物品因环境而改变自身属性。
   2.一件合格的现成品的作者应该具备很高的名望。这个人引发过什么大的事件,不用妇孺皆知,但圈内大名是必不可少的,因为现成品是在杜尚因《大玻璃》引发艺术界轰动过后创造的,这才使“现成品”这一新的艺术作品形式产生了意义。
   “现成品”的出现给艺术创作带来了新的空间。在启发学生进行艺术创作时,除了艺术品本身,还可以同时将展出环境看作创作的一部分,在这样的思想基础之上,于是便有了各种与观众互动的机制。可以是自主设计展览的背景墙,呈现作品的器物,甚至是带有互动功能的电子设备。进一步延伸,既然在作品以外的空间进行创作设计,那么在时间上是否也可行?比如通过作品展览前事先的预热设计,或者在展出之后进行反问,这样一来便可引发学生对艺术创作的多维思考。
   三、独特性
   上文提到了“二元论”。诚然古典艺术中的美往往是永恒的,是大众的,因为他是一个以客观现实为依据的写照,所以它的价值永远都在那里,无论在哪个时代,每个人都能看得懂画的主题是什么,即便很多人看不出专业上的技艺和背后的门道,但也能够被古典艺术中精妙绝伦的设计所震撼。这是大众最容易接受的艺术形态。
   而当代艺术是一种较为瞬间的艺术,欣赏“当代艺术”时所产生的思绪都是瞬间而微妙的,同时,它还会根据欣赏者的审美、文化、性格、经历等条件的不同而产生完全不同的体验和情感。这样一来,不同的观众面对同一个艺术作品时所产生的共鸣点都是完全不一样的。艺术家的创作是主观的,而观众的欣赏也是主观的,只要艺术家的主观创作能够激发出观众自己的情绪,即便是艺术家表达的和观众产生的情绪不一致,这也是一个成功的当代艺术作品。这也就是当代艺术作品存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