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庆东 本文字数:2670
[摘 要] 数学素质是人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数学教育有积极的意义,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较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在高职教育教学发展中数学的主体地位没有显现,数学教学的实效性不明显,不利于大学生数学素养和数学思维的养成。为此,应从多个方面探索提升高职院校数学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关 键 词] 高职;数学教学;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9-0144-02
一、高职数学教育的重要地位
近年来,职业教育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这种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正在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专业技术型人才。高等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有重要的作用。正如数学家华罗庚所言:“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生物之谜,日月之繁,无处不用数学”。具体而言,数学文化与人类文明发展有密切的联系,数学不仅仅是一种重要的工具,也是一种强大的思维模式展现,而数学文化的根本就是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或者称之为数学素质。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逻辑能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等,并在此基础上可以形成创造力。[1]同时,数学素养可以促进学生在处理实际问题的时候有条理性、严密性。尤其在大数据时代,数学更是被摆在了重要的位置。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先生多次强调数学的重要性,从华为公益广告片《基础研究与基础教育》中可知,每一次产业革命都是基础研究的厚积薄发,甚至可以说,每一次工业革命的爆发都离不开数学的帮助。显然,数学与各行各业都有结构性联系,数学素质应当成为每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当然,由于高职教育和普通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存有不同,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是相关专业学习的基础性工具,所以高职教学提出“职业”性和“实效”性。正如马克思所说,“一门学科只有当它达到了能够运用数学时,才算真正发展了”。因此,教学中要坚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教学原则,把数学学习与专业学习进行融合渗透以利于培养高素质和高技能的人才。
二、高职院校数学教学的现状
高职院校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方向毋庸置疑是正确的,但是忽略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正如前文所言,数学的学习以及數学素质和思维对学生的影响是比较大的。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高职院校往往比较侧重于专业课的教学,数学基础学科没有放在正确的地位,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和提升。
(一)教师教育观念存有差异
高职院校在改革发展中有系列的变化,有些高职院校是由几个中专学校组建而来。学校在发展理念上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但是教师梯队建设没有及时跟上,教师的教学观念保持在中职教育理念上,显然这与高职院校的教学特点是不符合的。这种教学理念的差异势必会影响到人才培养目标。高职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而高职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忽略了数学的实际应用性分析。
(二)教学内容体系不完善
目前而言,高职数学教材的选择是比较尴尬的,整个教学体系还不太完善,数学课程内容和课时也不固定,基本上高职数学教学内容和普通本科院校的教学内容大同小异。[2]适合于高职的数学教材比较少,大多仍是采用普通本科高校的教学内容编排模式,教材内容虽然比较严谨和丰富,但是没有分专业、缺少有效的针对性,缺乏实例性教学,学生在学习知识之后却用不上。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有较强的针对性,导致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上存有矛盾,专业内容的课时安排会占据数学课时。这样的结果就是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消化吸收,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
(三)教学评价和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的是概念讲解、定理证明、习题巩固的三个阶段,在课堂上基本是“填鸭式”讲授,这种注入式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不利的。同时,高职数学教师往往要面向多个班级授课,但是不同的群体和个体对数学的学习有不同的认识,导致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基础不能及时了解。但是在学分制和教学评价机制的影响下,教师往往凭借样本法对学生做出成绩考核,或者在考试前为学生划定考试范围。这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放松了对数学的学习,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得不到培养。
三、提高高职院校数学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一)转变高职数学教学观念
理念是实践的指南,高职教育应把握好顶层设计,有正确的人才培养理念。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因此这与普通本科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不同的,故而高职数学应体现出“素养”和“服务”功能。即在教育教学中应把对数学的学习作用一种辅助性工具,把数学知识能够有效运用到专业课程的学习中来,学生能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然而,在职业教育发展中,学校引进人才大多是本科学校的师范生,受到师范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难免会出现“面面俱到”的现象。在课堂教学中着重于是否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导致数学的学习缺少针对性,这与高职教育技能培养的理念有一定的差异。而数学素养是学生在对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概念本质和数学思想,是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形成了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因此,针对高职学生群体数学知识掌握的情况,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充分认识到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办学理念的差别,在此基础上,将数学知识“分门别类”进行针对性授课,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传授一些与专业有关的数学知识。为此,,高职数学教学不要太注重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推理的严密性,应更注重为专业服务,要能体现高职数学教学理念,能力是本位,应用是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高职数学教学实效性。[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