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杂志首页 > 来稿选登 >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路径选择与思路探究

作者:白杨 本文字数:2526
  [摘           要]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也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同时对高职院校教师,除做好课堂教学外,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专业建设。分析高职院校强调专业建设的原因,介绍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要点和路径,提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思路,希望能够对高职院校管理者和教师有所启示和帮助。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路径选择;思路探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0-0230-02
  一、研究背景
  2015年,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及专业简介》(下文简称《目录》),为了配合《目录》的使用,教育部同时还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同年,又出台了《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9年,国家层面开始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国家纲领性文件和政策文件的发布对各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另外,有些高职院校教师日常教学任务繁重,对所任教的专业建设研究不够深入,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而高等职业教育的生命线是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突破点和着力点。因此,开展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路径选择与思路探究具有现实意义。
  二、高职院校强调专业建设的原因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志。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对带动和促进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学生管理和教学科研工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高职院校教师来说,除了做好课堂教学外,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进行专业建设。如何做好专业建设、从哪里开始入手、怎么系统思考这个问题,是高职院校教师共同面临着的难点。当前高职院校强调专业建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两大深刻变化
  1.源于信息时代的技术进步对专业和教育带来的变化。这些技术包括:移动互联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MOOC技术、互联网技术、3D打印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这些产业发生的变化使专业教学内容发生了变化,同时也使专业教学手段发生相应变化。
  2.来自培养对象的学习习惯发生的变化。泛在的学习、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线上线下混合学习及终身学习等概念是信息时代的教育带来的新变化,传统的专业已经不适应信息时代和新技术条件下的学校教育的需求。
  (二)高职院校教师面临的两种不同条件下的专业建設
  1.从理论上讲,职业教育任何专业都只能适应某时期某地域的职业岗位或者岗位群的需要。由于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对岗位的要求在不断地变化,那么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必须适应或者引领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对人才的需要,产业变化、岗位变化促使我们的专业也要不断的建设、不断的变化。
  2.从实践上讲,高职院校的发展长期以来是以建设项目推动的形式来进行的,从国家示范校建设、办学水平评估、国家骨干院校建设、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等到教育厅不断开展的大型项目,这些建设项目都是以专业建设为中心,所以做好专业建设对高职院校是十分必要的。
  三、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要点及路径
  (一)专业建设六大要点
  专业建设需要系统的思维、全方位的定位,单方面路径是不可能建设好一个专业的,例如确定了实验室建设,课程没有跟上是不行的;再比如课程建设好了,师资队伍跟不上也是无法达到既定目标的,那么专业建设具体应该从哪里入手,从哪里得到提升,主要考虑以下六大方面。
  1.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专业建设的关键,首先就是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问题。只有确立了目标,才能围绕这个目标来建设对应专业,才不会偏离方向,以此来引领专业建设。高职院校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在现在的技术产业变化的大背景下,如今的岗位群究竟需要怎样的人才,围绕这个来建设专业是第一出发点。
  2.确定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
  课程是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手段,没有课程达不成目标,高职院校教师必须清楚不同的专业对应哪些课程,其中哪些是核心课程,这些核心课程又分别有哪些教学内容,这是专业建设的核心——确定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在课程建设上以学生为中心、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主线,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及时更新课程内容,调整课程结构。
  3.课程教学资源建设
  课程要达到理想效果,需要大量的教学资源来支撑学生的课堂活动,如课件、教学案例、教具、基础设施等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没有教学资源,课程上只有一本书和一位教师进行单一的讲授,培养不了职业教育人才,也无法达成人才培养目标。
  4.实习实训体系建设
  基于职业教育培养技术技能型的人才定位,学生关键要练要做,达到教学做一体化,实习实训体系建设便显得尤为重要。实训体系要有课程配套,这些配套课程需要用实训室来支撑。在建立之前,需要将课程和实训室进行关联,进行系统整体的设计,以保证实训室的利用率,切勿盲目建设实训室。实习体系需要校内校外实习基地支撑。
  5.师资队伍建设
  围绕新的课程体系和新的实训设施,要让教师满足新的师资队伍条件,这就需要对现有师资进行队伍进行全面提升,这是教学条件建设的关键。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健全“老带新传帮带”“走出去、请进来”“外培内训”等机制,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