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杂志首页 > 来稿选登 >

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探究

作者:罗群 刘振栋 本文字数:2499
  [摘           要]  针对当前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应用现状,以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为例,提出构建“双线”课程标准、实施“混合”教学模式、建立“全程”评价机制等方法与手段,更新教师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完善激励与评价机制,有效地保障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成效,从而提升教学质量,推动教学内涵建设。
  [关    键   词]  在线开放课程;双线课程标准;混合教学模式;全程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0-0048-02
   随着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战略部署和《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的发布,各高校纷纷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教师建设在线开放课程,众多的在线学习平台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兴起,在线开放课程资源数量也呈爆炸式增长,,然而,这些资源是否得到了有效利用?是否有效地促进了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这些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索与实践。
   一、现状分析
   (一)在线开放课程资源的质量有待提升
   部分教师对在线开放课程的认识不到位,认为这只是简单地按照传统的授课方式录制视频,将课堂教学进行简单的复制与套用,课程建设质量很难得到保障;部分课程的知识结构拆分不够合理,知识点间的关联性差,不能很好地满足学习者自主学习需求;部分课程资源的内容设计不够合理,资源的制作质量不高,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在线开放课程资源的应用有待加强
   一方面,在线开放课程“重建设、轻应用”现象仍然存在,这里的“重”是指学院层面已经比较重视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教师层面的“重”视程度还参差不齐。这里的“轻”主要是指部分课程都呈现“只建不用”的“游离”状态,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很多课程尽管在用,但资源的应用效果仍不太理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充分地融合与应用在线开放课程资源,教学模式与建设资源没有形成相辅相成的关联;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够主动,没有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与习惯;在线开放课程资源没有吸引学生的内容或形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科学的课程评价机制去激励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有的在线课程互动环节弱,不能及时为学习者提供指导,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出现越来越多的学生“只选不用”的情况。
   二、解决思路
   (一)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
   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学生的学习需求,要构建一种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主动建构中完成知识与能力的习得,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与传统课堂学习相融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主导”作用,把握教学主干,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在课堂上针对学习的难点和重点进行分析、讲解,让学生及时获得新思路、掌握新知识,引导学生善于思考、善于分析、善于质疑,促进学生的学习与成长。
   (二)创新课程设计,激发学习兴趣
   要让学生自主地使用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就需要有吸引学生的内容及形式,需要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体系化的创新设计。教学内容的设计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大学生对学习的投入度;教学过程的设计要能够充分体现引导全体学生全程参与学习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想学”,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会学”;教学方法的设计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式学习、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等。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充分地利用在线开放课程资源为学习服务,构建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学习能力,为学生形成终身学习能力打好基础。
   (三)完善激励机制,构建评价标准
   课程建设与课程应用都离不开激励与评价机制的完善。学院层面,要出台课程建设与课程应用的激励制度,才能有效激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投入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并且积极地使用在线开放课程资源,避免“建了不用”或“用得不够”的情况,从而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质量与应用效果提供有力保障。教学层面,要有一套完善的、科学的、合理的评价机制,突出学生线上学习评价与课堂学习评价相结合,强调全过程的多元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师生互评等)方式,才能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保障学习效果。
   三、实践案例
   (一)构建“双线”課程标准
   以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为例,按照理论与实践内容的分块教学思想,设计“双线”课程知识体系,修订课程标准,“双线”课程实施说明如表1所示。
   在理论知识模块,以学生线上自主学习和线下探究的方式为主,明确线上自主学习的学习要求、学分及考核方式,根据线上自主学习的相关数据(测试与学习情况)进行课堂设计,在课堂中通过学生的探究与教师的引导进行知识的内化,解决理论模块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学生完成线上学习,通过测试即可获得相应的学分。
   在实践操作模块,以课堂中的实践操作和线下拓展练习为主,通过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开展教学活动,以任务驱动方法引领学生掌握操作方法、操作技巧等问题,强调学生的独立实践与协作学习相结合。
   (二)实施“混合”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