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杂志首页 > 来稿选登 >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现状及改革策略研究

作者:何国江 本文字数:2469
  [摘           要]  中等职业学校是我国职业教育的起始点,也是青少年学生进入社会前学习专业技能的场所之一。对青少年学生而言,选择了中等职业院校就意味着会更早地就业,适应社会环境,是其在中等职业学校历练后的必备技能。因此,中等职业院校要加强学生的思想引导,运用好音乐教育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在陶冶学生情操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首先简要论述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学的重要性,然后面向音乐教育现状,分析如何实现音乐教育改革,以学生为主构建新型的音乐教学模式。
  [关    键   词]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现状;改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2-0288-02
   音乐教育是美育和德育的基本途径,中等职业院校能借助音乐教育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在音乐艺术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更好地观察生活。纵使音乐教学具有其他课程不能媲美的美育及德育功能,但并没有得到中等职业学校足够的重视。它们忽略了音乐教育,只将其当作选修课以及副科等,而且音乐师资相对紧缺。中职学生要成为合格的职业人士,中职学校必须注重素质教育,以音乐教学引领学生美育,走出以往的教学误区,,深入展开音乐教育研究,建立新的音乐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教育体系革新。
   一、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学的重要性
   对青少年学生而言,中等职业学校是其专业发展的场所,也是学生的思想教育阵地。音乐教育虽然不是专业课程,但其对学生思想与个性影响较大。中等职业学校要认识到音乐教育的价值,深入分析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在学校中开展音乐教育,在促进我国中职音乐教育发展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就中等职业学校自身发展而言,大力推动音乐教育改革,有利于优化整体教育体系,更好地在教育体系中渗透德育及美育,以学生为基础多样化展开音乐教育,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2)音乐教育体系的重新规划,能更新职业教育内容与标准,学生能在新标准下得到充分的重视,多与教师进行综合性交流,实现情感互动以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3)职业音乐教育缺乏实用性。现阶段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所接受的音乐教育内容都比较浅显,没有从其认知发展规律制定合适的音乐教材,导致学生素质水平低下。高效地开展中职音乐教育,能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因为中职音乐课教学在学生素质培育中占据重要地位。
   就学生个体学习角度来看,音乐教育能实现学生情操与思想上的变化。音乐教育内涵以及音乐作品意境等,都具有陶冶学生情操的作用,并有利于引导学生更好地去观察与感受生活,感受到作品与生活的相通之处,学会用着音乐去释放负面情绪,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对还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而言,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由此,展开中等职业学校的音乐教学,对学校和学生本人而言,都具有较强的正面作用,有利于改进整个教育教学体系。
   二、中等职业学校的音乐教育现状
   现阶段中等职业学校的音乐教育,是以素质为本。素质是中专学生的优势之一,比对普通中学的学生,中专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加突出。艺术素质教育缺乏个体性,但是职业中专学生音乐基础较差,因此职业中專音乐教育教学模式要以学生个体基础为起始点,为学生选择不同施教方法。中等职业学校多数都没有开设音乐教育课程,多数中职学校都缺乏对音乐教育的重视,还没有意识到音乐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在校期间很少会参与到音乐学习中。国家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求职业教育体系必须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关注。鉴于此,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正在积极解决以下问题。
   (一)音乐教育地位较低
   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上至学校管理者,下至学生都缺乏对音乐的关注,以致于音乐教育课程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有些学校没有此门课程,教师也没有主动地争取教学课时,导致音乐教育课程经常会被其他教师占据,学生在这种环境下没有注重音乐的好处,不乐意将精力放在音乐学习上。现阶段,音乐课程的荒废,导致师生都不愿意参与到音乐教学互动中。
   (二)教学水平不足
   由于中职学校忽略了音乐课程的地位,所以并不热衷于引进新的音乐教师,教师师资水平不足导致学生音乐学习效果较低。当前多数学生缺乏音乐学习的自主性,尤其是音乐课程教学方法单一以及教学难度较大等,进一步降低了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就会引起一连串的连锁反应,阻碍音乐课程教学的改革,且不利于展开审美教学,以致于学生鉴赏能力不足。
   (三)教学方法滞后
   (1)教师多数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从音乐作品播放开始进行基础的音符以及作品介绍等,再由学生进行练习,这个过程中学生被动地跟着教师走,自身缺乏依从性,以致于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2)新课程标准下,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不再具有实效性,相对的学生学习需求多元化趋势明显,中等职业学校应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以学生学习需求展开音乐教育,才有利于实现音乐教育改革。(3)实际上,中等职业学校缺乏教学效果评价机制,无法及时监控教学过程,不利于实现教学持续性改革,以致于学生无法掌握合适的声乐技能,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改革的有效方法
   (一)应用体验式教学,优化声乐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