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曲晨 宋娜 张宇 本文字数:2654
[摘 要] 结合当前实战化教学的要求和学校调整改革后士官教学实际,着重从优化顶层设计、重塑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拓展教学外沿等方面着手,将数学建模的应用性和问题导向性思维贯穿数学教学全过程,并融入军事实战数学案例,打破原有数学课程以知识点为主线的内容聚类方式,代之以专业需求倒推牵引数学课程内容重组重塑,兼顾数学自身体系和各专业课对数学的需要,使转型升级后的士官数学课程教学更加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和军事性。
[关 键 词] 高等数学;课程;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5-0210-02
一、教改思路
(一)课程教学理念
自提出“要坚持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训练部队,提高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确保能打仗、打胜仗”建设要求以来,实战化改革已成为军校教育训练改革的最新方向。作为任职基础类科学文化课程,数学教学培养学员的逻辑思维和定量分析能力,其作用是为专业基础课程、任职岗位课程和任职拓展课程打下理论基础。数学课程实战化改革具有“两面向一结合”的特征:面向专业基础课程,提供必备的知识基础,培养学员基本的抽象思维能力;面向任职岗位课程,提供必备的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员基本的动手能力;结合军事应用,讲解装备、战法的基本原理。
(二)课程改革教学实施设计方案
针对学员的整体实际状况,坚持适应士官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充分考虑后续专业课程要求掌握哪些数学知识、思想、方法。以知识为载体,因材施教,传授数学思想、方法、观点,提高学员运用数学工具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缜密精准的思维习惯和良好的数学素养。
1.立足学员实际,确定课程目标。开课之初,通过调查问卷,学员座谈详细了解学员实际情况,科学确立组训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育资源和师资队伍。
2.创新教学模式,实施差别化教学。(1)组训方式层次化。依据入学前学员的学习背景和学习基础,组织摸底考试,以其成绩和认知能力为依据,将学员分层次教学。通过差别化组训、模块化教学,较好地顾及到学员的个别差异,最大程度地实现因材施教。(2)教学内容模块化。将教学内容分为“补差模块”“基础模块”“拓展模块”三个模块。同时,根据实际教学内容的需要,适当安排数学软件和数学应用方面的实际内容,提高学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的能力。(3)教学方法对象化。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启发式、任务式教学为主线,根据不同教学内容、教学对象采取不同教学方法。对不同层次间相同的教学内容,根据学员的实际差异进行不同的延伸和拓展。将数学应用纳入教学中,通过教学手段探索教学方法,将教学资源的菜单化使用落到实处。(4)教学组织系统化。统筹处理学员起点与教学要求、层次对象与教学内容、教与学的关系发挥教员的主导作用,坚持按照课程标准检验教学效果,坚持循序渐进、“基础加应用”的原则,把持好教学各环节,实现教学组织要素系统化。
3.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手段。(1)更新教学理念,树立以人为本,以学员为主体和注重实际应用的教育理念。为学员奠定必备的数学基础,培养学员基本的数学素养,拓展一定的数学软件和数学建模知识,提高学员应用数学的能力,培养学员的继续学习能力。(2)创造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静态侧重于基础知识的教学和操练;动态教学侧重于数学应用的培养和训练。(3)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引导学员自己在生活中寻找问题,用数学语言描述实际问题,尝试用数学软件编程解决问题。
二、教学策略
(一)教学内容的设置
1.构建层次分明、完善配套、相辅相成的链接模块、基础模块和应用模块“三位一體”的课程教学结构,解决学员基础普遍不牢等问题。通过链接模块对基础薄弱学员进行初等数学知识补差,使每个教学班学员数学基础相当,减少学员心理落差。通过基础模块的教学打牢学员数学知识以及数学素养,培养学员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应用模块教学,强化学员的数学应用能力,通过学科竞赛等形式,加强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
2.在课程内容中恰当融入“军味”,解决数学课程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服务的问题。本着“面向部队、面向战场、面向未来”的思路,打破常规,突出应用,特别是军事实战化应用。一方面,,选取学员身边的军事实例引入数学知识点的学习;另一方面,将所学的数学知识点应用到军事活动中。调整后的教学内容较先前更易被学员接受和掌握。例如,在课前创设学员熟悉的生活情境,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同时,将建模中最新的战法训法、武器装备性能参数引入课堂教学。从学员知识能力形成的认知规律出发,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学员的实践创新能力,实现贴近部队、贴近实战要求以及“教为战”的人才培养理念。
(二)教法学法
1.编写学习方案、形成自主学习主线,解决学员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编写《高等数学学习方案》《高等数学学案》和《高等数学学习指导》,指导学员明确学习目标,整体把握教学设计与实施进度,对应课前、课中、课后开展自主学习。课前引导学员通过课前学案,先期完成对课内知识(技能要领)的预先学习,实现对知识(技能)的课前接收,利用《高等数学学习方案》帮助学员准确把握学习内容,利用《高等数学课前学案》帮助学员检验课前学习效果。课中,教员通过课堂辅导,指导学员完成理论学习及专业应用等,帮助学员完善课程学习内容,实现相关知识(技能)的内化,突出学员学习的主体地位,激发学员自主学习意识。课后,通过自主实践环节促成学员对所学知识的最终巩固,引导学员研讨与拓展,加深所学知识与技能的内化和巩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