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杂志首页 > 来稿选登 >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王永辉 本文字数:2628
  [摘           要]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职院校的基础课程,可以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计算机的用途,有很强的实用性。尤其是现如今计算机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就更有必要开展这门课程,并且要不断提升课堂质量,保障学生掌握计算机相关知识。项目教学法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手段,首先分析项目教学法的特点和其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作用,随后阐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方法,希望能提供给相关教育工作者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    键   词]  项目教学法;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5-0144-02
   中职教育主要是为社会输送综合型人才,在教学过程中学校尤其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这样才能让学生进入社会后有更强的竞争力。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中。因此中职院校应当加强计算机相关知识的教育,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相关知识和技能,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岗位。项目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其会选择更合适的内容让课堂充满趣味性,让学生在兴趣驱使下主动学习知识。所以在中职院校开展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程中,要合理使用项目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专业知识学习,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一、项目教学法的特点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项目教学法选择的项目不仅要符合教学目标,还需要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相适应。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多地注重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导致教学质量低下,难以提升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教学目标自然难以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也就意味着学生具备解决计算机基础问题的能力。项目教学法的目的性较为明确,因此在项目选择时也会考虑得更加全面,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项目教学法选择的项目由于贴合学生的需求,所以会降低其枯燥性,求知欲会驱动学生进行知识探索,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并且项目教学法还能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符合学生兴趣认知的内容,提升教学质量。显然传统教学模式忽略了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无论是从课堂形式还是课堂内容来讲,传统教学都缺乏吸引力,很难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而项目教学法更考虑学生的感受,選择的项目会与学生的意愿结合在一起,学生会更主动地接受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内容。中职院校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就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实践性,从而让学生进入社会后更好地融入岗位。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实践性较差。在学生进入社会后,依旧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期,这就导致中职院校的学生缺乏竞争力,无法更好地投入工作。项目教学法更注重教学项目的专业性,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岗位,在教学过程中会更多涉及相关内容,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保障教学的实践性。
   二、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引入项目教学法的作用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无论是课堂进度还是教学计划的实施情况都是在教师的掌控下进行。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经验保障课堂有序进行,让学生理解课堂内容和实施。但是以教学目标为主导,往往会忽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这会严重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内容,很难有充足的学习动力,导致教学质量低下。只有认可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机相关技能,提升教学效率。项目教学法更多地将学生作为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教师在这种教学方法下会转变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帮助学生更积极地进行知识学习。同时根据学生的需求选择合适的项目,从而提升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不适应,教师也会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及时调整教学计划,让其适应学生发展。同时项目教学法更重视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教学过程中会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和支持。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也会让学生更主动地将精力投入学习过程中,从而提升学习效果。而行为操作会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实践技能,为学生进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实施方法
   (一)确定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确定目标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目标明确,后续的教学过程才能有序开展。同时选择的目标要有实际意义,这样才能保障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计算机应用基础中实施项目教学法,首先要确定项目目标,保障可以将计算机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融合在一起,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同时明确的目标也会让学生产生方向感,提升学习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确定教学主题,让学生进行预习,然后对教学项目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当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了一定认识,后续的课堂教学也能有序进行。其次,教师要求学生根据学到的知识内容依据主题动手制作合适的内容,这是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考查。为了提升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将一些有趣的内容与学生将要动手制作的内容结合在一起,提升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兴趣驱使下完成教学目标,提升学生对计算机的理解掌握程度。
   (二)选择项目
   在确定目标后需要进行项目的选择,所以选择的项目一切要贴合目标,这样才能保障项目的有效性。同时,选择项目时一定要考虑学生的需求。如果选择的项目内容无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学效率依旧不会提升。所以在选择项目前,教师要多与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然后选择合适的项目,提升教学趣味性。同时,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还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后续教学过程的有序开展作铺垫。同时选择的项目要将理论和实践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的同时丰富学生的实践技能,提升对计算机的掌控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