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禹应龙 李乐 本文字数:2841
[摘 要] 随着新时期发展,为了进一步提高中职班级管理水平,需要构建高效的管理模式,基于对四位一体班级管理模式的分析,有效总结具体的管理对策。
[关 键 词] 中职;班级管理;四位一体;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5-0022-02
在中职班级管理过程中采取四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利于提高班级管理效率,因此,在实践分析过程中,要重视结合中职学生实际,深入对四位一体模式进行研究,从而才能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一、四位一体班级管理模式的内涵
“四位一体”:即中职学校班级管理艺术中“精”“严”“细”“实”四个方面的有效结合。“精”是班级管理的总纲,“严”是班级管理的保障,“细”是班级管理艺术的前提,“实”是班级管理的基础,四个方面相辅相成。
精:指精抓精管,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宏观调控,将部分权力下放班干部,更好地运营班级管理机制。
严:指严规峻制,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必须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班主任按照制度严格要求学生,规范学生行为,遵循严中有爱,严中蕴慈的育人原则。
细:指廉隅细谨,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关爱学生,细致深入了解学生的言行和心理状况,亦师亦友,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实:指敦本务实,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结合学生实际,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成为可造之才。
将这四个方面有效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中职学校班主任的管理素质与班级管理艺术水平,促进中职班级建设的发展,针对不同班级学生成绩各异的情况,因材施教,实现中职学生分层成才的教育理念。
二、中职四位一体班级管理模式的研究
(一)抓精管
1.用心管理学生
作为中职阶段的教师,给予广大学生群体最好的教育效果,最为重要的即为真正意义上热爱学生。从过往的教育经验来看,教师对学生的爱超脱了普通范畴,不仅有父母的温存,更有严格智慧的爱意。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始终保持自身高尚的思想品德与文化素质,以求更好地发挥以身作则的效果,进一步赢得学生的认同与尊重。相较于本科院校的学生,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普遍相对较弱,因此在学习上势必会遇到更多的困难。与此同时,绝大多数的中职学校所采用的都是寄宿制,所以学生除了在学习上存在一定困难以外,也会在生活上产生相应困难,教师应当一一耐心解答。只有以爱去包容中职学生,才能更好地驱动教师被学生所接纳,在潜移默化间帮助教师更快更好地融入班集体之中,学生能够更为信任、依赖教师,将自己的困难与问题告诉教师,教师也能因此更有针对性地展开教育以及管理工作,不断强化管理工作的成效。
2.建设强有力的班级干部队伍
尽管中职班级的班主任能够较好地了解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但其势必无法有效做到事必躬亲,如果教师过分关注某个环节,则会引发其他工作上的不足与缺陷。因此,班主任还要根据自身班级的实际情况,力求建设一支良好的班干部队伍体系,以求更好地帮助班主任展开班级管理的相关工作,实时了解学生具体情况。通过班干部的作用,能够发挥学生对班级的自主管理价值,在不知不觉中推动良好的班级风气形成,并且在极大程度上减少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压力,让教师能够更好地侧重于指导学生的学习工作。同时,通过班干部的作用还能够将管理工作层层落实,做到每一位学生、每一个学习团体都有相应的管理责任人员,能够以更高的效率完成管理工作。
3.量化管理抓落实
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量化管理是最为有效的德育手段之一,具备极强的操作性以及可行性,非常适合学习能力薄弱的中职学生展开和使用。目前,量化管理需要切实从学生的自我管理出发,,将相关的学生管理守则、行为规范需求等作为基础,从大局入手规划整体方向上的策略,一点一滴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后续的德育工作奠定健全、殷实的基础。为了更好地达到健全量化管理的成效,教师应当尽量在第一次班会课上就将具体的管理细则传达给学生,所涉及的内容除了学习以外,还要传达环境卫生、班级规则等,给予学生在行为习惯上良好的指导。
(二)严规峻制
1.健全规章制度,执行落实到位
人不以规矩则废,班不以规矩则乱。对于一个学生,纪律是高压线;对于一个班级,纪律是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保证,要管好一个班级,必须有章可依,有规可循。依据《学生行为规范》《学生公约》等,结合本班实际,制定《班级公约》《班级量化考核细则》。在制度的制定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以及需求,做到切实尊重客观事实,尽量避免人情等因素的出现。规则制定后,需要让学生第一时间加以学习研读,针对不同的学习小组或单位,要设置专门的负责人员,将每天学生的践行情况予以汇报。任何规则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一旦发现规则中的问题与不足要第一时间加以调整。在制度执行的过程中要做到公开、透明,每一位学生以及教师在规则面前人人平等,教师也要对学生的执行情况做出考核。
2.将人性化管理策略运用于教师的奖惩机制中
尽管规则必须做到客观、公开、透明的原则,但为了最大限度发挥规则的价值与作用,需要确保管理策略的人性化实施,同时需要搭配一定的奖惩机制用以规范、约束教师。具体来看,可将规则制度的实施情况纳入教师奖金、绩效考核的指标之中,对严格实施规则、细则的教师给予相应的绩效奖励,而对实施不到位的部分教师则需要扣除其绩效。通过这样的方法更好地激发教师对规则实施的效果,进而进一步提升管理效率。不可否认,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立个性与想法,在统一化管理的过程中势必会有较大的困難。而为了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教师可在统一的规章制度基础之上,采取更为人性化的措施展开学生的管理工作,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管理,而这就要求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充分了解,展开更有针对性的管理工作,帮助学生以及班级整体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此外,通过实施人性化的管理制度理念,尽可能地避免班主任出现偏差与问题,使管理工作更能做到有效实行,切实提升工作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