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杂志首页 > 来稿选登 >

提高中职学生资助实效性的研究

作者:刘波 本文字数:2607
  [摘           要]  学生资助工作是一项惠民工程,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贫困家庭学生的教育问题,努力实现“不让一名贫困家庭学生因为经济困难而辍学”,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的资助政策。自从高等教育扩招以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生源日渐萎缩,为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让更多的学生能够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就读,国家于2009年出台了“中等职业教育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免学费政策”,从而增强中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达到“支农”“扶贫”等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目的。立足对提高中职学生资助政策的实效性进行研究,总结归纳现行中职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及资助模式,找出学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和对策,为构建科学的学生资助体系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中职教育;学生资助;问题对策;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5-0006-02
   一、现阶段中职教育国家资助政策体系及资助模式——以河北省为例
   (一)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政策
   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生中所有农村(含县镇)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费(艺术类相关表演专业学生除外);对在职业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批准、符合国家标准的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一、二、三年级符合免学费政策条件的学生,按照当地同类型同专业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免除学费标准给予补助,民办中等职业学校经批准的学费标准高于补助的部分,学校可以按规定继续向学生收取。
   位于11个设区市的学校每生每年2300元,位于县(市)城区和乡镇的学校每生每年1600元。农村学生采用直接免除方式,不得“先收后返”。每年9月份,学生向学校提出申请。从统计数据来看,2017年河北省中职学生共有57万人享受了中职免学费的资助。
   (二)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政策
   对在中等职业学校接受全日制教育的具有正式学籍的在校涉农专业一、二年级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的一、二年级学生实施国家助学金政策,其中涉农专业全部享受国家助学金、全校非涉农专业学生总数的15%享受国家助学金。在河北省,纳入燕山—太行山连片特贫山区的22个县的农村学生(不含县城)全部纳入国家助学金的资助范围。
   国家助学金的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资助的申请方式也是在每年的9月份由学生向学校提出申请。从统计数据来看,2017年河北省中职学生共有11.4万人享受了国家助学金的资助。
   (三)建档立卡学生资助政策
   自2016年秋季起,河北省公办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开展执行建档立卡家庭学生资助政策,主要形式是免除建档立卡家庭学生的学费、住宿费、教科书费,并且享受国家助学金,即“三免一补”政策。从统计数据来看,2017年河北省共安排资金1.2亿元资助普通高中和中职建档立卡家庭学生5.71万人。
   在建档立卡家庭学生资助申请流程方面,一般在秋季学期开学后的9月份,学生向学校提交资助申请表和各地扶贫部门所开具的相关证明材料和复印件,学校交扶贫部门审核确认后即可享受相关资助政策。
   (四)国家奖学金政策
   国家奖学金之前一直在高校中执行。2019年6月26日,国务院召开的常务会议决定在中等职业教育中设置国家奖学金。中职教育国家奖学金从2019年起每年按照每生每年6000元的标准奖励两万人,奖励范围包括公办、民办等各类中等职业学校。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政策刚刚落地,下一步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应配套出台国家奖学金评选流程及办法,各中职学校应执行好、落实好国家政策。
   (五)校内资助政策
   校内资助是中职学校学生资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国家及省市资助制度的有益补充。2018年4月河北省教育厅下发冀教财4号文件《关于进一步规范学校资助经费提取做好校内资助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学校要从事业收入中按照国家、省有关文件中规定的比例及时足额提取学生资助资金用于资助家庭困难学生,各学校要确保足额提取、足额使用。
   二、中职学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助政策宣传力度和精准化程度低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国家资助政策宣传主要是在招生阶段通过招生老师进行宣传讲解,而且宣传讲解的对象大多是学生家长或者是学生初中班主任,学生入学之后入班进行政策宣传的情况很少,即使有校内宣传活动也大多是以宣传海报等单一形式进行,造成很多学生对国家资助政策不熟悉、不了解。
   在国家资助对象选擇方面,建档立卡家庭学生由扶贫部门审核认定能够精准确定,但是其他学生往往是依靠自己出具的贫困生证明来确认家庭贫困,认定标准和认定程序不够严密,对学生情况核实比较困难,一些不符合情况的学生受到资助而另一些需要资助的学生没有相应的资助,精准化程度较低。
   (二)资助资金的落实、发放及管理模式有待提高
   校内资助资金落实方面有部分学校还存在资金落实不到位、学生资助资金挪用或者先挪后补的现象,很多学校校内资助会出现年底集中发放的情况。国家资助资金时常出现下拨不及时的情况,从资金下拨到资金到达文件发放,资金周转环节多,拨付时间长,学校往往因不能及时收到财政资金而造成资助金发放延误。调查情况也表明很多中职学校资助资金经常半年一发,本学期发放上学期资助金。此外,中职学校一般采取免试注册入学,学生校间流动性大,,频繁更换就读学校,使学校受助学生名单和人数变动幅度较大,加大了资助金精准发放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