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凌艳 本文字数:2738
[摘 要]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有所提升,同时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特别是对学前教育的关注较为迫切,甚至把学前教育纳入了新农村建设中去,设立了公办民办并举、社会参与、政府主导的办园体制。其次,中职院校成为了培养学前教育老师的重要场所,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中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德智体美劳的协调发展,教师不仅要灌输给学生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中职生优秀的动手操作能力,这样才能够在以后的工作中有所创新、突破。作为中职手工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针对提升中职学前教育美术手工制作教学有效性展开分析,望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 鍵 词] 中职;学前教育;美术手工制作;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6-0094-02
在中职美术课程手工制作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提升学生的手工技能,同时还要让学生对手工课有正确的了解与认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意识到手工制作在未来学前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从而能够全身心投入手工制作学习中去,在此过程中不断创新、思考,挖掘中职生的学习潜力,将来能够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美术手工制作能够为学生将来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奠定稳定的基础,既可以锻炼中职生的想象力、动手能力,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拥有灵活的设计思维,学会使用各种类型的制作工具,让学生能够创造、设计出自己的美术手工制作作品,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与成就感,能够更加专注地投入课堂学习中,增强自身专业素养。
一、当前美术手工制作教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一)材料准备存在问题
古人曾经说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中职学前教育美术手工制作课堂教学中,如果没有准备相应的工具和材料,那么所有的设计观念都成为了空想,这种“纸上谈兵”的教学模式根本无法让学生把自身的创意转换为真实的艺术品,所以中职学前教育美术手工制作教师需要结合中职生的实际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开始之前的时间段内,教师就可以督促学生提前准备材料,对课本进行预习,并且在上课前通知学生要带好原材料和工具。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准备不同的原材料,在课堂中让学生一起制作手工作品,这样既能够创造出不同类型的手工品,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与探究意识。
(二)手工品存在千篇一律的问题
很多教师、学生对美术手工制作教学缺乏重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都是让学生模仿课本中的作品开展手工制作,导致所有的学生制作的手工作品都是一样的,即使有的学生加入了自己的创意,也会产生一种“千篇一律”的感觉。在美术手工制作教学中,可以不反对学生去模仿,但是更重要的是需要在模仿过程中要有所创新、改变、创造,单一的模仿会限制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根本无法培养出在创作、色彩、造型、构思上较为个性的综合人才。所以在布置手工制作学习任务的时候,教师可以给予学生更多自我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准备不同的原材料,并且手工制作作品要富有个性,不能够受到模式框架的影响与限制,对拥有创意的学生给予相应的表扬与鼓励。
二、提升中职学前教育美术手工制作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一)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与兴趣
很多中职生都是因为考试失利、缺乏学习兴趣而步入了中职院校,无论是在文化课学习上还是在专业课学习上都缺乏一定的学习兴趣与欲望,尤其是在美术手工制作课中,部分学生会认为这些课程是没有用的、枯燥的,导致中职美术手工制作课程教学质量比较低,针对以上问题,教师需要讲究方式与方法,注重激发中职生的创作欲望与兴趣,让学生能够意识到学习美术手工制作的重要性。比如,在讲解“纸浮雕”相关课程知识的时候,仅仅凭借一张白纸,就能够制作出惹人喜爱、造型生动的作品,并且其取材较为简单、方便,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发散性能力的引导,不要让学生单纯、盲目地模仿,,而是能够真正融入自己的想法与建议。学生可以结合书本操作步骤来设定出最初的框架制作模型,并且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融入创新思维开展再创造,找到具备个性特征的设计方案。其次,教师可以选用合适的案例,创设符合中职生发展的情境教学模式,并且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创作,最终开展小组互评、作品展示,学生在相互借鉴、学习过程中能够激发灵感,掌握更多的美术手工制作技巧。美术手工制作不是单一的学科,它和其他学科有着很紧密的联系,教师需要把各个学科相互融合在一起,比如,把美术手工制作教学和幼儿舞蹈联系起来,以此来培养学生勇于创造、勤于动手的优良品质。
(二)注重手工制作材料的收集
在中职学前教育美术手工制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重手工制作材料的收集,在制作之前一定要明确所需要的材料与工具,不同类型材料的运用所产生的效果也是不同的,对于材料的认知属于学前教育美术手工制作中较为重要的学习内容。比如,“废旧物品”属于手工制作中普遍存在的原材料,学生可以把生活中不用的废旧物品作为重要材料,这样既能够激发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节约意识,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处处留心生活,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同时,学生在制作、收集、寻找原材料的时候,就能够了解相关物品的特征,结合物品中的具体特征融入自身的想象力,就能够制作出精美、个性的手工作品。教师在指导学生选择手工制作原材料的时候,一定要着重暗示学生要拥有环境保护意识、改善环境意识、环境污染意识,比如,在“风铃制作”过程中,教师需要提前给学生布置相应的任务,让学生去欣赏网络中包含的图片,并且在课堂中让学生对搜集的材料展开交流与讨论,在此过程中学生就能够产生强烈的灵感,然后让学生带着自己准备的原材料开展创作,这些材料可以是常见、熟悉的原材料,同时也可以是生活中废旧物品,比如,鸟巢的原材料就可以是酸奶罐、纸张、树叶、吸管、稻草等,让学生能够科学、合理利用生活中的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