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陆伟 张毅 韩景新 刘军 付玉环 刘士生 本文字数:2573
[摘 要] 通过分析我国基层医疗队伍现状以及基层医疗单位对医护人才的素质要求,以基础医学课程为例,通过以PBL教学方法的系统性应用为主体,结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发展性素质,为基层医疗单位输出优秀的卫生人才。
[关 键 词] 基层医疗人才;发展性素质;立体化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6-0050-02
本研究从目前我国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对人才能力素质客观要求的实际出发,以发展性素质培养为核心,通过对高职医学院校基础医学主干课程进行整合,以PBL教学方法的系统性应用为主体,结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发展性素质,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更好地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改革提供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撑。
本研究具有较好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首先,本研究成果可直接用于高职医学教学工作,能更好地培养高职医学生的发展性素质,提高其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基层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医疗卫生人才。其次,本研究通过对以PBL教学方法的系统性应用为主体的立体化教学模式探索发现,该模式能充分调动各种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质量,提升学生的技术技能。再次,本研究中探究的教学模式涉及课堂教学,信息化教学、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等诸多教学改革领域,对推动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与发展,提高教师教学研究能力多有裨益。最后,该研究作为高职医学院校对学生进行发展性素质培养模式的研究,其研究所得的基本结论将为后期研究提供可行的研究方向。
一、研究现状分析
(一)我国基层医疗人才队伍现状
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虽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不能满足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难以适应医改的现实要求,人们对健康的更高需求与基层医疗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已然成为卫生事业领域的主要矛盾。很多研究均指出,导致公共卫生服务开展上不均衡,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不高的主要因素是人力资源上的差距。基层医疗服务单位即使有了好的设备,好的政策,没有人才保障,,也很难发挥作用。而在我国为基层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医疗卫生人才的重任主要是由高职医学教育来承担,这就要求高职医学院校在达到高职教育的基本要求的同时,又要突出其医学教育的特殊性。
(二)高职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现状
在我國高职医学教育基本上是本科教育的压缩版,教学模式上主要沿用传授式教学模式,学科相对独立,学生很难对基础医学知识进行跨学科的横向联系,也不便于和临床课程的纵向衔接。高职医学生会感觉学习吃力,对所学知识不能灵活运用。造成培养出的学生大多存在基础医学知识不扎实,临床思维能力不足、自主学习能力差、创新能力不强等发展性素质不足的问题。
(三)提升发展性素质的PBL
PBL是一种“问题引领式学习”的教学方法。主体是高职医学生,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在教师的辅导下,围绕医学专题或具体病例的诊治等问题进行的探究式学习过程。
近年来随着PBL教学方式在本科医学教育领域的研究和推广,发现对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有很好的提升作用。但这些研究大都集中在本科院校,研究大多以单独学科的PBL教学模式应用为主,缺少各学科间的横向联系和知识的融会贯通,且高职医学院校没有以发展性素质培养为主的PBL教学模式。
二、高职医学院校发展性素质培养模式探究实施
(一)实施前的准备
先让学生了解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告知学生该教学模式的注意事项等。然后将实验班的学生按好、中、差混合搭配分为几个小组,并在每组挑选一名学生担任组长。参与授课的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还要能熟练运用数字化教学手段。通过学生及教师的积极准备,为以PBL教学方法的系统性应用为主体的立体化教学的顺利开展做好铺垫。另外,本研究尝试将基础医学课程中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这些主干课程融会贯通,选择呼吸、心血管、消化、泌尿共四大系统的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为例设计教学情境,编写常见临床病例,并提出能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学习,认识和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相应问题,设计病例时注意将学习重点融入病案中。
(二)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第一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将问题或病历资料发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学对问题进行初步的解决。这也是最终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开始。第二步,自主学习,收集资料。学生在小组学习过程中进行资料收集,共同找到问题的核心,最后进行整合得出结论。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体会到探索知识的乐趣并获得成就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还加深其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通过信息化媒介发布基础理论知识相关的PPT等资源为学生进行必要的理论知识补充。同时建议学生通过书籍、网络等多种渠道获取更多相关知识。第三步,总结归纳。每组学生根据收集到的资料以问题为中心展开讨论,并记录讨论中的重点内容,最后对讨论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对答案有异议的问题,继续探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对教案执行过程负责,又对学生提高能力负责。第四步,教师点评。问题的最终结果通过多媒体课件形式,向指导教师和学生做展示,教师和学生可以就阐述任意提出问题,汇报的同学进行认真解答。学生相互展示成果,弥补了自己知识的不足,把问题的重点和难点再一次加深。在各小组汇报完后,由指导教师学生的汇报,做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