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恺弥 王胜利 本文字数:2622
[摘 要]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总结中式英语在不同情况下的使用,分类中式英语产生的错误类型,从而阐述中式英语的成因;将其与中国英语进行对比,分析两者区别,提出对大学英语专业学习的启示。
[关 键 词] 中式英语;中国英语;英语专业;启示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4-0004-02
随着中国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更为紧密,英语的普及程度也越来越高。为了更好更快地学习英语,国人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融入了自己对英语的看法和了解,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便由此而来。翻译作为一种传播工具,自然成为人们学习英语的重要媒介,不同翻译情况下的语言现象便由此产生。
一、中式英语的定义和使用
(一)中式英语的定义
中式英语,是汉语及英语的英文混合而成的合体字,既非中文又非英文。维基百科对中式英语的解释如下:“中式英语指带有中文语音语法词汇特色的英语。”1991年,汪榕培先生给中式英语下的定义为:“中国人使用的语言、以标准英语为核心、具有中国特点的英语。”1993年,李文中先生将中式英语进行了定义:“中式英语是指中国的英语学习和使用者由于受母语的干扰和影响,硬套汉语规则和习惯,在英语交际中出现的不合规范或不合英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
简言之,中式英语就是中国人习惯用自己的语法、逻辑思维将一些英文表达带上汉语痕迹,甚至很多语言都按照中式翻译的方法一板一眼地进行。例如大多数人会在写作中先用汉语打腹稿,或列出提纲,再把汉语逐句机械地转换成英语,带有明显的汉语痕迹,因而不易被以英语为母语者所接受。中式英语与真正的英语相比,一个重要的问题在于“冗余”。例如不必要的名词、动词、修饰词以及并列短语。这种直译来的英语通常不太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中式英语”多半带有贬义,一般指该英语表达存在不同程度的语法、用词等问题,不合乎英语的规范。
中式英语广泛,常见于标语、新闻报刊、学术著作、商业旅游广告、口头用语等出版物或重要文件中。因此,中式英语是值得发掘和规避的,并会在中西文化的不断对接与碰撞中修正或规避,直至规范。
(二)中式英语的使用情况
中式英语一般具有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指含有语法或拼写错误的英语。常被(只掌握)初级英语的华人使用。首先,在词汇层面,主要是以下几种情况:句中出现多余的名词、动词、修饰语等,表意重复。例如:We should adopt a series of measures to ensure that...在此句中,measures与series的含义重复,所以series为多余的名词,应当去掉。又例如:When studying in the university in the past,she was very hard-working. 此句中,“was”也表達了“in the past”的意思,所以“in the past”属于重复表达。
其次,在句子结构层面,主要是句式悬垂,缺乏过渡与衔接,缺乏逻辑。例如:As for the Chinese, in the stage of strategic defensive,the Kuomintang troops staged one retreat after another in front-line battlefields. Although the people’s anti-Japanese forces had expanded,,they were far from being able to carry out a strategic counter-offensive;before they were ready to do that they would still have a long,hard struggle to go through.在这个句子中,第二句是对第一句的补充和加强,所以应在第二句的“Although”前加上一个连接词“and”来使句子更加有逻辑。
第二种情况是指含有英语词汇的汉语语言转化。比如华裔由于汉语词汇不足当追忆不到适当的汉语词汇时,用英语词汇来替代,或特意用英语代替来显示自己的英语水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会遇到一些从海外留学归来的同学,他们不论是出于炫耀还是因为对汉语比较陌生,常常会在日常交流中不自觉地将中文中的一些汉字用英文来代替。比如,“这件卫衣很fashion呢!”“你这个月的schedule安排好了吗?”“那个地方太远了,我们叫taxi过去吧。”这确实说明了中式英语的普遍性。大多数人都认为中式英语出现的原因是母语的负迁移造成的。
(三)“负迁移”现象
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使中国英语学习者难免会受到汉语思维方式的影响。母语和母语文化既会对英语学习者的二语习得产生促进作用,同样也会给其带来负面的影响。所以,大多数人认为出现中式英语的原因是母语的负迁移造成的。负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阻碍作用,表现在学习新旧知识,掌握先后方法的相互影响之中。在对母语文化的研究中,负迁移指如果母语的语言规则不符合外语的习惯,会对外语学习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大多数人都认为中式英语是错误的英语,可能国人之间可以用其进行交流,但是一旦交流对象是外国人,那场面将比较混乱和尴尬,因为外国人在一定程度上是无法听懂中国人说的英语。所以曾经有人用Chinglish或Chinese English戏称这种英语。由于“负迁移”现象的存在,中式英语便出现了一系列的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