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卢放 本文字数:2645
[摘 要] 解剖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科学,也是中职卫校护理专业学习过程中的主要课程。随着医学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其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必须加强素质教育的比重,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护理人才。
[关 键 词] 解剖学;素质教育;卫校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8-0122-02
中职卫校的解剖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将教学重心更多地朝着理论知识偏移,过多地强调技能水平的培养,从而忽略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为了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提高学生在社会工作中的竞争力,必须将教学活动的开展与素质教育的开展同步结合起来。
一、在解剖学教学过程中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解剖学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其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多方面的理论知识,更要通过实验教学的内容来使学生真正掌握实践内容。在进行实验课的教学过程中,护生要经常性地接触人体骨骼标本。这些标本多是来自于逝者的捐助,其中更有一些是医学前辈自身的捐助。由于护生的年龄一般都比较小,在学习过程中存在较强的好奇心和不可控性,会在实验过程中对标本进行破坏和非医学解剖的现象,这不仅对学习过程没有任何的帮助,而且也是对逝者的不尊重。此外,护生在未来的临床临终护理中,要能够对临终病人进行科学的医学知识教育,使其能够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求护生自身能够保持强大的心理素质,这就要求在学校的教学活动中必须将理论教学内容与素质教育同步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1]。
二、当前中职卫校素质教育开展现状
(一)学生自我认知水平较高,实际践行效果较差
根据有关学者的调查,当前在中职卫校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清晰地认知自身在人文素质方面存在的不足,包括自身的人文知识掌握程度、语言表达和文字归纳能力、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导向认识等方面,都能够分析出它们产生的原因和在自身生活中的影响。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自身排解和心理素质建设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在日常生活中不愿去践行,或者践行效果较差。这与中职卫校学生的年龄成长阶段的特点是相呼应的,绝大部分的中职卫校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希望能够通过学习和日常行为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希望展现自己的独立性,但是在心理上又存在一定的封闭性,不愿向外界展现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在缺乏正确引导的情形下,可能会由于不良情绪的影响而产生过激的行为。
(二)学生对素质教育需求较高,学校教育内容组织不完善
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对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强烈的需求,同时也将学校作为自身素质学习和提高的首选阵地,这说明学生对学校教育仍然有着较强的依赖性,希望能够通过自己在学校的学习不断实现自我提升的目标。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学生除了在课堂教学之外,很少有接触素质教育教学内容的机会。在课余时间中,学生的大部分时间被手机等网络媒介所占据。学校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中,缺乏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引导,使学生在自我学习中失去正确的方向,无法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在已经开设的素质教育课程中,课程内容的深度不足,教学组织方式比较单一,对学生的影响无法满足社会需求。
(三)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融合程度不足
对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一直存在较大的错误认识,就是两者之间是相互冲突的。但就其各自的本质而言,两者之间并不矛盾,在一定程度上,两者之间是互相融合在一起的。在实际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同样可以开展对应的素质教育,在进行素质教育时,也要结合专业教育的内容来开展。在中职卫校解剖学的教学过程中,诸多环节都可以进行二者之间的融合教育,但是由于中职卫校教育本身以“考证”为目的,所以在教学活动中忽略了素质教育活动的开展,影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
三、中职卫校解剖学与护生素质教育结合的内容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
医学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要能培养具有人文社科知识和医学基础、预防保健基础理论知识等基本技能的医学护理人才,解剖学是护生学习的关键课程之一。从思想政治素质的角度而言,其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类生命的健康。在学生的培养和成长过程中,必须要从我国社会主义医学事业建设的高度出发,加强对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从各个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不断增强学生学习的使命感,对国家和民族事业的使命感,促使学生逐步树立为建设具有新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意识。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对中职卫校的解剖学教学而言,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既是教学内容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体现,又是护理学教育本身的要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要从教学的实际内容出发,不断培养学生的护理、伦理道德,并自觉地将所学到的伦理学知识应用于护理工作中去。中职卫校解剖学的教学内容中,涉及诸多方面的伦理学基础知识和要求,对整个人体而言,其是由尸体、活体、个体和群体所组成的特殊系统,尸体解剖属于人体实验的一种。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必须依照相应的方式严格开展对应的伦理学教育,把伦理观的教学贯穿于解剖学教学组织的全过程,将诵读“医学生誓言”、拜谒遗体捐献者等各种不同的方式对逝者表达应有的尊重,使学生逐渐培养出敬畏生命、尊敬尸体、爱护标本的思想[2]。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不仅要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深入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全面掌握学习内容,还要使学生对于我国解剖学教育体系的形成历史能够深入了解,明白其完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從而在日后的工作中能够形成并坚持良好的道德修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