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杂志首页 > 来稿选登 >

中职学生数学学业水平考试应对策略初探

作者:马翠 本文字数:2538
  [摘           要]  自《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试行)》下发以来,引起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各方面的重视。在此背景下,对中职生数学课程学习的一些可实施策略进行初步探究,助力中职生的数学学业水平考试。
  [关    键   词]  中职生;数学;学业水平考试;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8-0022-02
   《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试行)》指出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也是评价和改进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参考,是检验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因此,自文件下发以来,引起了各方的高度重视。数学作为公共基础知识考试之一,是不容忽视的一部分。近年来,中职数学教育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上都做出了改革和创新,但是面对即将进行的数学课程学业水平考试,教师和学生还是有些不知所措。本文以我校针对数学学业水平考试实施的应对策略为研究主体,同时对各方所采取的应对方法进行讨论,期望这些应对策略更具有实践性、有效性和实效性,可以更好地助力学生的数学学业水平考试。
   一、学校开启迎接数学学业水平考试的新征程
   (一)夯实办学理念,跟上改革步伐
   我校推行“金字塔”教学模式,始终坚持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一定要以基础文化知识为基石,推行产教融合、科技创新。自福建省提出学生需要参加学业水平考试以来,学校更加重视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为更好地应对学业水平考试,学校组织教师集中学习、外出培训,让每一位教学一线教师都提升自己的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搭建桥梁,积极和其他中职学校共商学业水平考试的应对办法;参与漳州市中职学校学业水平研究研讨有关会议,出谋划策,期待好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应用到实践中;引进学习平台,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复习,提升时效性和实践性。总之,学校作为教师和学生坚强的后盾,在各方面给予保障,带领学校师生跟上改革的步伐。
   (二)课程设置有所改变,教学用书以校为本
   为迎接数学学业水平考试,数学课时数有所增加,给足教师讲授新知、复习旧知的时间;并且上课时间段也安排得合理到位,基本上保证数学课都在早上,学生的精力相对充足一些,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开展。
   数学教师必须深入解析《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数学学科考试大纲》,大纲中包括基础模块必修内容和职业模块限定选修内容。从大纲中可以看出,学业水平考试注重考查学生对所学相关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的掌握程度,適度考查学生的数学基本能力;对处于了解、理解、掌握各层次的数学知识如何处理,值得思考;考试形式和考试题型需要随时关注文件,及时根据文件来复习迎考。
   根据大纲要求,结合学校学生实际情况,编写了习题集《中职生数学学业水平考试应试指导练习册》,在学习通平台上建设了应试习题库,并已在教学中使用。
   (三)深入教学常规,加强教学督导
   一方面,中职数学教学课堂的实效性备受学校的关注,教务处经常组织人员对数学教师的课堂进行听评课,并及时给出合理意见,督促教学任务高质量地完成;另一方面,鼓励数学教师外出交流,参加校与校之间的教研活动,参加一些合作交流会,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认知,完善教学方式方法,使这些方法更适合学生学习数学、复习迎考。督促数学教研组组内的互相监督和自我监督,每一位教师务必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迎接学业水平考试的检验。
   二、教师开创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
   (一)改变教学观念,重视数学教学
   中职学校重视技能,看轻文化基础,是数学教师一贯的想法。尤其是,中职学生数学基础普遍偏差,数学学习态度普遍不好,数学教师总以一种消极的心态对待自己的课堂教学。但是,当数学作为文化课之一参与学业水平考试以来,我们要认清我们作为数学教师的重要性,认清数学课堂的重要性,勇于面对这些数学基础普遍不好的学生,想方设法帮助他们学习数学知识,助力他们的数学学测迎考之路。作为数学教师,应该更有耐心、恒心、信心,来完成关于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迎考的任务。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数学课堂魅力,增加课堂实效性
   为改善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数学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信息化手段是数学教师的一把利剑,微课、学习平台、思维导图、几何画板、Flash动画,都出现在数学教学课堂上,是值得鼓励和借鉴的。
   合作学习也是值得推行的一种方法。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营造出一种互帮互助、你追我赶、共同进步的学习氛围,是一个好的开端。自主学习是一种很可行的方法。对知识点较为简单的章节,比如“实数指数幂”,开展了学生做“老师”的活动,参与度很高,效果也很好:一方面简单的知识通过交流便于掌握;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更好地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来。
   教师在新课讲授阶段,注意与专业的结合,注意加入信息化技术手段,或者是加入有趣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让学生很好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比如《函数奇偶性》这一节内容中,针对不同的专业选取的例子不同。针对机械专业的学生,例题是有关零件、机器的图片;学前专业的学生是幼儿教具的例子;高铁班的学生是选取的风景照,来让学生观察体会对称美的存在,从而引起学习兴趣,参与课堂问题的研究讨论,直至掌握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