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杂志首页 > 来稿选登 >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实践教学探索

作者:蔡美风 本文字数:2547
  [摘           要]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高职院校只有积极响应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高技术技能人才,才能助力国家发展,服务社会转型。专注于学生整体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培养的创新创业型实践教学理应成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发展的趋势。即应树立创新创业型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实践教学培养目标,构建综合性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完善专兼职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培训和管理以及建立和完善创新创业型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关    键   词]  创新创业型;实践教学;综合职业能力;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2-0168-02
   我国目前正处于转型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过程中,高等职业教育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和创新型技术人才,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实践教学显然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作用,并且日益成为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关键所在。专注于学生整体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培养的创新创业型实践教学理应成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发展的趋势。
   一、当前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近几年在国家大力支持和鼓励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教育教学方法和模式上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实践教学在实施过程中仍然暴露出了许多问题。
   (一)实践教学实施目标“简单化”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限于培养学生“具备应付工作岗位浅层技能”。高职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在长期以来就业导向影响下简单化为培养学生能够应付工作岗位或者是应付特定工作所具备的基本技能。就实践教学而言,在校内的实践教学就难免着眼于培养学生熟练的操作技能,有时连这个基本目标也难以达到。虽然,校外实习也是实践教学的一部分,但是就高职院校目前校企合作的情况而言,毕竟也只能是停留在培养学生某个工种技能的熟练操作层次上。无论是校内的实训课,抑或是校外的顶岗实习,都仅限于将学生培养成为熟练的“操作工人”,培养某一个特定岗位的技能。
   (二)实践教学实施流程“单一化”
   此外,“讲解—示范—训练”是诸多高职院校实训课的一般流程,熟练的操作是实训老师对学生的要求,如此一来已经和技能培训并无二致。长期以来,国家对高职教育关注的重点在于数量的增长和规模的扩张,借显而易见的量的增长来明确高职的存在地位,其中一个重要的考察点就是对硬件设备的要求。在这一导向下,高职院校将如何增加实训设施设备、增加时间教学的课时量,建设实践、实训实习基地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渠道。
   (三)实践教学内容“条块化”
   在我国高职实践教学体系中,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突出表现为“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技术应用)”的“三段式”模式,也即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按照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应用三大模块构建的。学生通常先学习基本知识和技能,然后把这些知识与技能再运用到具体问题解决过程中,遵循“先基础再应用”“一般到特殊”“抽象到具体”的教学组织逻辑,这种框架与传统的三段式课程模式殊途同归,实质仍然是以学科知识本身的逻辑为中心,而不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建构实践教学体系。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往往是分离的、孤立的,,每一项单一的技能之间是割裂的。
   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实践教学探索
   以创新创业竞赛为依托的创新创业型实践教学,是基于各类在高职院校中影响广泛的创新创业竞赛为主要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密切结合社会生产实际,并以突出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重点,以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以创新创业项目为依托的创新创业型实践教学,是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创意园/创业孵化基地)为基础,开展以基于专业的创新创业项目虚拟运营或实际运营为形式,以增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创新思维、创业意识与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实战能力与就业竞争力为目的实践教学。
   三、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创新创业型实践教学
   (一)树立创新创业型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实践教学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教师需进一步明确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以及其培养目標定位。高职实践教学需要坚定地服务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整体性的职业能力
   高职实践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在实际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掌握职业岗位所要求的技能。但是,职业所要求的技能并非单一的某一道工序,并非单一的某一个工种,而是能够融会贯通地运用所学的专业技能及理论知识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完成工作任务。因此,高职实践教学应该培养具备整体性职业能力的人才,才能应对实际工作中的挑战。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践教学的开展过程中,必须积极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教学,积极观察,在提高操作技能的同时,增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换而言之,对学生而言,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一种主动的学习过程,是为职业发展积攒潜力;对企业而言,所需要的人才不是一个能够熟练操作的工具,而是能够根据客户需要,解决客户问题、解决公司问题的能动性的工作者;对高职院校而言,应该着眼于培养学生在不同情境下学会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