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露露 胡国胜 范晓燕 本文字数:2656
[摘 要]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导师制研究逐渐从本科生、研究生拓展至高职生领域。相较前两者,高职导师制研究最为薄弱,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概念不清等,而准确把握导师制的涵义是研究导师制的基础,因此,试图通过比较本科生导师制、研究生导师制、高职生导师制三者的异同;比较导师、辅导员、专任教师三者的区别与联系,进而突出高职导师制的特征,以期厘清高职导师制的内涵与外延。
[关 键 词] 高职导师制;本科生导师制;研究生导师制;辅导员;专任教师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3-0092-02
一、研究意义
随着高校扩招,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高等教育改革步伐加快,导师制在高等教育领域逐步推广。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实施的是研究生导师制,而对本科生则实行辅导员工作制度,相应的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也落到了辅导员、分管学生工作的书记、主任等政工人员身上,教师则主要负责授课和科研。然而,由于人们对“高职导师制”内涵的认识不充分,客观上阻碍了高职导师制的理论与实践,因此,研究阐释“高职导师制”的内涵和特征显得尤为重要。
二、概念界定
(一)已有文献中关于导师制和高职院校导师制的概念界定
研究高职生导师制,首先要研究涵义。本研究虽然只是研究高职导师制,但可以从它的上位概念导师制说起。下面来看一些导师制的定义。
《教育大辞典》将其定义为:“导师对学生的学习、品德及生活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的一种教导制度。”[1]其对导师指导的内容及导师制的性质进行了界定。
《实用教育大辞典》将其定义为:导师制起源于14世纪的英国,英国牛津、剑桥大学率先实施,是一种主要用来教育学生和训练学生的一种教学制度。其对导师制的性质和目的进行了规定。
此外,一些研究者也对高职院校导师制作了相关界定。
俞婷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中撰文指出,高职院校导师制是在传统的导师制基础上,根据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办学定位、学生管理特点而实施的一种教育和教学管理模式。
陈冬妮在《职业技术教育》中撰文,认为高职院校导师制是在对学生进行思想、生活指导的基础上,更突出地对学生进行学习和就业指导。导师工作的重点在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杨润贤等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中撰文指出,在高職院校建立“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基本目标,将专业导师制作为教学模式,嵌入日常教学计划当中,构建一个全方位的专业教育平台,突出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将技能训练和创新实践有机结合,在课程体系、教学组织模式和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进行综合配套改革,形成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知识储备、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的人才培养模式。
虽然各种文献里对导师制和高职院校导师制的概念界定不同,但具有共同特征,,如都强调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是一种教育制度,只是具体指导方式、内容等不同而已。
(二)高职生导师制的内涵界定及其特征分析
鉴于高职教育的根本属性是教育性、职业性、高等性、开放性的统筹兼顾。我们将“高职生导师制”的内涵界定为:高职生导师制是一种有别于本科生导师制、研究生导师制的教育制度,是一种创新的教育教学新模式。这三者共同点都是师生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但不同之处在于本科生、研究生导师制注重学术指导,高职生导师制应着重指导学生养成职业能力,此外,还应着重指导学生顺利融入社会,高职院校导师带教人数建议为6~9人。
特征是内涵的显性标志,我们认为高职生导师制应该具有如下特征:(1)指导方式为个别指导;(2)指导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学习、生活、品德等方面,尤其是与职业密切相关的知识、技能、素养;(3)它的本质是一种教育制度;(4)具有职业性,也就是要与其他类型的学生导师制明显区分开来。
三、高职生导师制与相近概念的比较
(一)高职生导师与辅导员、专任教师之间的比较
为更加凸显高职导师制的特征,本文将高职生导师与辅导员、专任教师这两个概念进行对比。对比角度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维度,即主要职责、工作重点、工作方式、优点、缺点、普遍特征。
因辅导员、专任教师所属工作体系不同,因此在主要职责、工作重点等方面存在不同。
1.在主要职责和优缺点上,辅导员主要职责是从宏观上做好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工作,工作内容包括助、勤,目的是管理好所负责的班级,保证所带学生日常事务和生活有序进行,其优点是覆盖面广,可以在短时间内进行大面积的教育,因而效率高,但是大面积、群体性的教育势必会忽略学生个性。专任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在教,主要负责向所在班级学生授课、传授知识,尤其是要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表的规定,以班级授课制的形式,在给定范围内将教材及拓展的内容交给学生,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知识积累,因此,它的一大优点是效率高,但班级授课进度一致,而一个班级的学生基础各不相同,因而,难免会忽略学生个性,这是它的缺点或者说劣势。我们认为,高职导师主要职责是导,最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贴合社会需求、做好准备、顺利就业。其优点是可以因材施教,有利于个性化教学的开展,但是鉴于一般高职院校生师比较高,高职导师这一做法并不能全面推开,只能选定部分高职导师,部分高职学生进行这一工作,因而效率较低,加之目前为止,高职导师制并不成熟,全国范围内没有可供借鉴的范式,因而,这一人才培养效果到底如何值得怀疑,这与各实施单位直接相关。对三者主要职责的分析可以知道三者各自的工作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