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杂志首页 > 来稿选登 >

大数据对现代高校教育管理的影响及改进策略

作者:顾裕文 本文字数:2493
  [摘           要]  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和深入,大数据时代已经悄然无声地融入了社会生产和生活,尤其是推动了高校教育管理的改革和创新。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是高技术人才的聚集地。但是,在大数据环境下,我国高校教育管理却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无法为高校发展提供帮助和保障,甚至还影响了高校的发展质量。在此基础上,将基于大数据时代背景,分析大数据对高校教育管理的影响,探索高校教育管理的新策略,让高校可以借助大数据时代的优势促进高校教育管理质量的提高。
  [关    键   词]  大数據;高校教育管理;影响;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1-0214-02
   大数据时代的发展为人们生活带来了便利和帮助,也让高校教育管理方式和策略发生了改变。将大数据技术融入高校教育管理中,不仅可以促进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提高,营造良好的管理环境,还能提升管理技术和策略。但是,大数据时代也给高校教育管理带来了挑战,高校教育管理需要不断完善和创新,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因此,如何改善当前高校教育管理策略,如何借助大数据时代优势,成为高校教育管理的突破点。
   一、大数据背景对我国高校教育管理的影响
   (一)对高校教育管理产生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信息数据采集,为教育管理提供参考
   管理类、结构化、结论性是传统教育管理模式的重点内容,这种信息数据收集机制虽然也一定程度促进了教育决策、管理制度的发展,但是缺乏对学生、教师以及教学等实时状况的掌握,无法实现预防性教育管理模式,管理前瞻性存在局限。在大数据时代逐渐渗透的趋势下,将物联网和信息技术融入高校教育,高校教育数据信息收集制度也突破了传统限制,优化了教育数据收集质量。大数据教育管理模式具有非机构化、动态化、微观化的特征,数据处理系统更加多元化、细致化。大数据教育管理可以全面掌握教学踪迹,将学生信息、教师信息以及社会信息大数据及时收集,利用数据分析系统进行分析和加工,为高校教育管理策略制定提供参考,促使高校教育管理更加科学化和个性化。另外,,“功能是必需,情感是刚需,以人为本”是大数据教育信息收集的宗旨,而人才培养是高校教育的主要目的,以人为本的高校管理基本原则。因此,在高校教育管理大数据分析重视数据的因果关系分析,能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能够深度挖掘教育管理数据的问题和规律,为高校教育寻找破解之策,进一步促进高校教育活动质量和效果的提高。
   2.能够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推动因材施教办学效果
   在大数据环境下,高校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呈现多元化分局,教育管理内容也随之改变。高校具有庞大的学生主体,在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教育平台学习时,学习平台能够根据学生学习用时、学习反馈等数据,优化教育知识的讲解方式,以此构建针对性的教学策略。由此可见,大数据教育管理具有两大优势:针对性模式与个性化教学理念。大数据信息技术能够掌握学生动态的学习状况,根据学生学习需求,对选择教材、教学风格变革进行预测,促进教学形式的优化和发展。大数据在教育领域的潜力非常大,可以对学生数据样本进行高速精准的运算,总结归纳教育规律,为高校教育管理提供便利。
   3.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在大数据环境下,高校教育资源管理也得到了发展,利用大数据管理平台能够优化教学、实验室、寝室等资源的配置,最大化地提升教育资源的价值和效能。因为,大数据教育管理平台可以突破传统资源配置模式,将图书资源、教学资源灵活配置,使资源配置宏观调控性更强,逐渐实现“模糊化”到“具体化”的转换。信息化平台能够方便学生获取信息和生活资源,建立数据资源管理中,实现教育资源的集中化分配管理。同时,大数据信息背景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学习动态的掌握。大数据时代下,各种交流平台层出不穷,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及时便利地互动,教师更加容易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与情绪变化,能够及时进行心理开导工作,有效避免学生产生闭塞的心理,保证了学生教育管理的质量。
   (二)对学生管理产生的消极影响
   1.数据信息安全问题
   在大数据背景下,个人信息和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受到影响,如何保持隐私与自由的平衡,也成为高校教育管理的重点。无论是使用数据管理平台、作业系统,还是学校邮件系统、管理系统,都涉及学校数据隐私和个人隐私,这也是大数据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2.大数据霸权问题
   一方面,大数据与高校教育管理的结合,主要是利用数据信息计算概率,对教育内容、教学方式和时间进行优化,制定符合学生发展的教育策略。但是,部分高校教学管理过度依赖信息数据,忽视个性化、独创性以及内在心理的隐性数据,导致“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得不到发挥,限制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时间的累积,教育管理数据也在不断增加,这样虽然能够提供更多的数据帮助分析,能够深入反映事物的本质,但是大量没有价值和意义的数据也包含其中,数据垃圾也在不断增多,这也加大了教育管理工作的难度,数据信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难度也在提升。在这样的过程中,可能会导致一部分有效数据流失,或者部分无效数据存留,进而造成时态结果呈现差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