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杂志首页 > 来稿选登 >

刍议中华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作者:刘杨扬 本文字数:2450
  [摘           要]  在新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中华传统文化在其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与价值,有助于指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意识,具有良好的思政教育价值。在此情况下,作为高校辅导员,应当充分意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制定完善的教育方案,利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与爱国观等,让大学生更好地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知识,为其后续发展夯实基础。
  [关    键   词]  中华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3-0220-02
   近年来,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观念扭曲。为了解决此类问题,在实际思政教育工作中应总结丰富的经验,遵循科学的原则,利用合理的思政教育方式指导大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一、传统文化精髓的发展
   (一)传统文化的精髓
   对我国传统文化而言,其精髓之处主要表现在民族立场和谐统一、以民为本、互利共存、简爱兼容等,具体为:
   1.以民族为立场强调和谐统一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当中,中华传统文化经历了聚散、分合以及融汇,形成了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其传承受到广泛重视,虽然经历了一定的变化,但是始终坚持民族的和谐统一,有着一定的思想渊源。
   2.以民为本
  在历史发展的背景之下,无论是封建社会还是目前党领导之下的社会主义社会,都坚持以民为本的原则,在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就已经提出了关于重民轻神的相关政治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了促使社会长期稳定发展并且缓解社会矛盾的作用,提升了人们的民族归属感。
   3.互利共存
  在新的社会背景之下,和平合作以及互利共赢等受到了广泛重视,而中华传统文化当中互利共存属于较为重要的元素,国家、社会之间的关系呈现出相通的状态,在国家与国家之间良好合作与发展的背景之下,可以促使人与人之间的良好进步,充分发挥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4.简爱兼容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际关系已经呈现出和谐化的态势,在简爱兼容的情况下,可以营造较为平等的社会关系,缓解社会的矛盾,遵循群体性的生活基本准则,转变自私自利的思想认知。
   (二)传统文化的不足
   对中华传统文化而言,虽然有很多精髓之处,但是还存在一些缺陷问题。一方面,缺乏平等的观念意识。对平等而言,主要就是人格方面与法律方面的平等情况,而在中华传统文化当中,三纲五常属于凌驾于人权之上的传统封建腐朽文化,难以满足当前的时代发展需求。另一方面,缺乏科学精神。主要因为在中华传统文化当中,过于重视人伦,并非自然界的情况,在四书五经等相关经典理论当中,缺乏自然科学方面的内容。另外,,在中华传统文化当中,缺乏法治观念,不能与目前依法治国的相关主张相互适应,其长远发展受到影响。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传统文化的作用
   对大学生思政教育而言,将中华传统文化应用其中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应予以重视,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开展教学工作,充分发挥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具体作用表现为:
   (一)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精神
   对中华传统文化而言,其中蕴含着民族精神内容,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以及自信心,提升其凝聚力以及认同感,全面掌握传统文化当中的和谐统一思想。在此过程中教师为学生讲解历史当中的爱国任务与大事件,有助于引导学生总结我国传统文化爱国主义的优良特征,加大教育基地的建设力度,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精神。
   (二)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观念
   在高校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大学生的创造性与创新精神等较为重要,在此过程中,创新知识与培养大学生智慧属于较为重要的工作,使学生能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加大交流力度,例如:在讲解“百家争鸣”相关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引导大学生了解自由讲学的特点,大学生能够相互论辩,抒发自己的意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全面培养其自由性的观念,并且发扬学术自由精神,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有助于使大学生形成健全人格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功利主义以及实用主义等逐渐突出,大学生的思想方式发生改变,这就导致高校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存在问题,难以更好地发挥人文精神在其中的重要作用。要想更好地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应当指导学生全面了解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通过中华传统文化内容更好地完成人格教育任务。在高校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能够引导大学生学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正确针对人际关系进行处理,与此同时在“顺之以天理、应之以自然”的相关知识下,使其在面临生态危机的过程中能够正确针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处理,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形成良好的教育作用。
   三、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价值与实现
   当前在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中华传统文化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其价值功能的挖掘属于目前思政教育中首要解决的问题,应遵循科学的发展原则,统一标准进行思政教育,全面提升整体教育工作水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爱国观,提升整体教育工作水平。具体的措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