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杂志首页 > 来稿选登 >

对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实践教学的探讨

作者:刘萍 本文字数:2528
  [摘           要]  为了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工程造价从业人员,必须大力加强工程造价专业的实践教学。如何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从事工程造价的能力是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建筑工程计量计价面临的重要课题,从实践教学的原则、实践教学的方式、实践教学的改革等方面对实践教学进行探讨。
  [关    键   词]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實践教学;工程造价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6-0060-02
   一、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在工程造价专业的意义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是针对工程造价专业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学生今后成为一名合格造价员的必修课程。在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中,属于“专业能力与职业素质培养”模块课程,在职业能力核心的培养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计算工程量、编制工程量清单,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编制工程量清单报价,基本形成在工程造价工作岗位及相关岗位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社会工作做好准备,并且为学生职业资格考试打下基础。
   二、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实践性较强
   本课程得以继续学习的一大要求便是要看懂图纸,但是仅仅依靠理论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要求到施工现场对实际施工工艺、施工过程以及施工的材料进行完整的了解。而且本课程培养学生手工算量、软件算量和软件套价的能力,必须通过一定时间的动手训练才能掌握施工图预算的基本编制原理和编制方法。
   三、实践教学的原则和方式
   (一)实践教学的原则
   1.应用型原则
   确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应变能力培养为关键,与时俱进的人才教育培养模式是学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遵循的原则。“技能”是实践应用的保障,只有具备一定的技能,才能应用得更好。“应用”是一种目的,主要服务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学生在“应用”中往往会产生出一些问题,由此激发好奇心,增强探究兴趣,在应用操作中进一步掌握技能。
   2.实用型原则
   实用型原则与应用型原则有很多联系,但是也有区别,实用是建筑工程专业本身的岗位要求,要求给予实用型原则设置具有实际教学意义的教学体系和课程。在此基础上开展教学技能培训、教学技能培训等。
   3.混合型原则
   混合型原则是指教学结构上的混合,不仅将实践教学简单的划分,而是指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混合开展,不是简单将教学与实践分离。为此,混合型原则就是将教师、教学、教学设施、教学实践等实行整合,形成教师与学生的合力。
   (二)实践教学方式
   有效的教学方式能让课堂教学更加轻松活跃,,学生也能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如借助情景教学法,学生能在情境中学习工程设计的操作,能实现教、学、做的一体化;利用课程实训,能将施工现场再现,让学生了解企业工作流程,理解施工工艺;实训教学能让学生将所学理论与实践集合,具体我们做如下简单分析。
   1.情景化教学,融合“教、学、做”的一体化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都是具有系统性的,一般教学中学生都是先学习理论知识,然后在同时实训或者企业实习的形式熟悉所学知识,这样的学习中,只有个别学生能真正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大多数学生都在实践中忘记了理论知识,所以能真正做到实践与理论联系。为此,我们可以借助情景教学将课程的内容分解成独立的知识点,将学生带入情景课程,例如,教学中可以某个具体的工程为实例开展分析,将学生分成若干个组,每个小组学生具体设计工程、实施工程,每个环节都按照实际的操作进行教学,几个小组相互比较,看那个小组的设计好,那个小组实施的工序完整。这样的过程不仅调动了学生积极性,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教学中自我思考、自我锻炼,进而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教、学、做”一体化。
   2.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实训突出仿真性
   实践教学课程设计要注重模拟训练,突出仿真性。模拟现场施工情景,利用仿真软件施工过程仿真操作,使学生能在教室中获得与到现场一样的学习效果。通过软件的交互功能,使学生能够亲身参与施工全过程的操作,对施工工艺和流程有更切身的感受。课程实训的目的是让学生进入真实的工程工作环境。
   3.加强实训教学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训练。操作技能形式的关键在于学生实践的练习,但这种练习绝不应当是一种简单的机械重复,而是在科学训练规律指导下的练习,教师应对整个训练过程进行有效控制。
   训练要做到循序渐进。学习本身就是一个由易到难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教育学生也需要遵循知识学习的规律,将知识复杂的知识分解成简单的板块,分步骤地学习,先从简单开始,进而分化学习较难的知识点。
   四、实践教学的改革
   (一)构建实践教学模式
   首先从单项训练转向综合训练。单项训练项目,学生学到的技能是简单的、单一的,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复杂的、综合性的技能问题,在实践性教学环节设置综合训练项目,指导学生通过逐个解决单项项目继而完成整个综合项目,完成单个项目训练向综合化训练的转化。其次,从单个课程实践教学向综合课程实践教学转化。综合课程实践教学,将互为影响、联系紧密,按其内在的逻辑联系综合设计,并开设实践教学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