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杂志首页 > 来稿选登 >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罗艺有 本文字数:2612
  [摘           要]  在时代飞速发展的前提下,现代社会对综合性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教育部加快对应的改革进程,大众逐渐认识中职院校存在的意义和重要性。项目教学法的教学理念核心是“学生为项目完成主体,教师为项目指导者”,以此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思考的能力,促进师生共同进步。但由于目前项目教学法在我国的实施并没有具体有效的教学框架結构设计,因此从中职化学教学现状出发,结合项目教学法的主要教学特点和优势,从多方面具体阐述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应用项目教学法,希望能以此提高中职化学教学质量和水平,并在此基础上为我国培养技术型人才。
  [关    键   词]  中职化学教学;项目教学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5-0186-02
   现如今,我国中职教育相较于以往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和家长群体也对中职教育有所了解并引起一定重视。由于中职教育注重学生“手脑并用、学做合一”,因此项目教学法等以学生为实践主体的教学方法在该领域中被广泛应用。由于化学有实验等具体操作,所以该学科对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都有较高要求。对此教师在采用项目教学法时,应设计较为贴合教学大纲的化学教学内容,,尽量为学生建立较为完善的化学学习体系,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意义
   化学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设计具体实验,而学生按照实验操作完成化学信息收集、实验方案设计、化学项目实施、最终评价等,整个化学实验将由项目小组共同合作完成,学生在此过程中完全自主把握项目完成进度,是项目操作的主导者。且在项目教学法中,学生之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学生能完全感受到自身主体优势,并能以此提高自己的探究、动手能力。同时教师在整个项目完成过程中需要充当指导者,因此项目教学法还能促进师生交互性,且其教学活动也能满足该年龄阶段学生好奇、活跃的心理特点。因此对项目教学法而言,它不但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教学参与度,还能让学生群体在项目实践中真正实现身心健康发展,总体上利大于弊。
   二、项目教学法设计之项目立项
   化学作为现代科技发展必不可少的自然学科之一,对应的化学实验能够不断证明化学原理和深入探究未知的化学世界,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更适合应用项目教学法。项目立项,顾名思义是指项目成立并执行实施,是一个项目在被正式实践前必须具备的环节之一,在化学教学中即对应着学生给出的实验主题。虽然教师在项目教学法中应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原则,但是教师应先明确认识高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依然有待完善,所以有必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一定的监督和把控。因此教师在项目立项方面不仅要做到有效建议,更要做到适当把关。教师可要求学生在项目实施前提交有关项目立项的书面报告,并将报告内容与教学大纲进行比对,最后教师仔细阅读报告内容再考虑是否对该项目实施进行批准。以此保证学生项目实施能有实际意义,又能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安全保障。
   例如,在《电解质溶液》中,该课时中学生的主要学习目标是掌握基本电解质种类,并能按照溶液配制的标准和要求配制与之对应的电解质溶液。由于在该课时中学生可能会接触到强酸、强碱等较为危险的化学药品,因此教师在审阅学生提交的“电解质溶液配制实验立项”中,应注重在立项报告中提出的实验材料、实验操作的安全性。由于强碱和强酸相遇就会发生中和反应,在此化学反应过程中会放出大量的热,且强酸等物质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因此教师应对学生立项报告中说明的试剂用量、是否具备完整安全的操作流程等方面多加注意。若部分学生报告中存在安全隐患或者立项主题模糊,教师应驳回该报告,并就报告内容提出具体建议,以此帮助学生完善项目立项,最终为后续项目教学法创造一个良好开端。
   三、项目教学法之项目内容以及人员分配
   完成项目立项后,教师就应安排项目人员分组。由于中职的教育定位不同于普通高中,中职院校更偏向于培养社会技术型人才,因此在中职化学教学中可应用项目教学法。化学实验涉及化学原理把握及应用、规范实验操作等,稍微复杂的化学实验步骤繁多、有课时限制,学生个体在实验课堂中难以准确完成,需要学生以小组形式共同合作。在项目人员分组方面,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个人意见,由学生之间自行组合,在最大程度上减少项目团队实施中可能会因人员关系等因素出现的不良情况。与此同时,教师还可将项目内容进行难易层次划分,根据学生平时的化学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项目内容,而后教师对学生选择内容进行统计,在尊重学生选择、询问学生个人意愿的前提下,教师再作适当调整,既方便教师后续管理项目实施方向的走向,又能满足学生的基本需求。
   例如,在《氯及其化合物》的课时中,学生提出的项目立项为氯气的制备和探究氯气与氢气、水等重要化学物质的化学反应过程,且氯气为有毒气体,更需要学生在制备与反应过程中规范操作。为帮助学生顺利完成项目实验,教师可依据项目立项内容将该项目分为“制备和反应等所需的化学仪器准备和查验、氯气制备操作、氢气制备操作、氯气与氢气、水等物质的反应”五大部分,其中化学仪器方面最为简单,而氯气与氢气的制备最为复杂。而教师将项目内容进行难易程度划分后,再将划分内容整体传达给每个项目小组,由各小组内部自行解决项目实施人员的分配问题,将项目实施主导权完全交到学生手中。除此之外,教师虽然需要尊重每个学生选择,但由于化学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教师还应在各小组完成分配后再根据学生的化学知识实际掌握情况进行调配,避免少数学生由于知识基础薄弱等客观原因在后续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实验步骤出现重大失误,而造成自身和他人的身体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