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杂志首页 > 来稿选登 >

中职生物科学专业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作者:赵平 本文字数:2615
  [摘           要]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中职院校的教学目的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因此中职院校的教学重点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教学模式也应由原来的理论教学转变为专业技能教学。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是处于被动状态,面对这些问题,教师和学校应不断转变教学模式,不断创新人才培养策略。从多个角度阐述如何在中职生物科学专业中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
  [关    键   词]  生物科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5-0154-02
   21世纪是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同时也是生物学的时代,在如今社会发展过程中生命科学与人类的发展息息相关,与社会中的各个产业也息息相关。生物科学在医药、人口、粮食、资源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生物科学对人类的重要作用。如何用最少的资源培养出优秀的生物科学人才是如今中职院校重点研究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以后开设大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的实践能力不断提高[1]。
   一、中职生物科学专业改革和创新对人才培养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专业的学习热情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师单纯依靠教材讲解生物科学知识对学生而言比较抽象,单凭课本无法使学生充分掌握与运用生物科学专业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据主体地位,忽略生物科学专业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长此以往使学生失去生物科学专业的学习兴趣,打消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学生对生物科学专业产生抵触心理,不利于中职生物科学专业的顺利开展,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毕业后的发展程度[2]。中职生物科学专业改革和创新根据学生特性,采取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及内容,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对生物科学专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专业的学习热情及学习潜力,有效提升中职生物科学专业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与发展空间。
   (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与探索生物科学知识
   教师受应试教学的影响,教学过程中单纯注重学生成绩的高低,一味地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仅凭题海战术提高学生对生物科学技术的掌握能力,学生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生物科学专业知识,机械地对知识进行学习与记忆,教师忽略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无法真正掌握生物科学专业知识,直接影响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及继续深造。生物科学专业改革和创新能够通过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生物科学专业的求知欲,教学中注重学生主体地位,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生物科学专业知识的学习模式,促使学生了解认真学习生物科学专业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与探索生物科学专业知识,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正确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对生物科学专业的理解与掌握能力,提高中职生物科学专业教学成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与探索习惯[3]。
   (三)符合教育改革教学目标
   新课改明确要求以学生素质发展为基础,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促使学生能够健康全面发展。目前大部分教师仍然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对学生素质教育及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没有足够重视,导致中职学生毕业后无法成功融入社会,造成学生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局面,一部分学生理论知识足够扎实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却出现高分低能的情况,严重违背教育改革的目标[4]。中职生物科学专业改革与创新主要是为了实现学生全面发展,,通过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对生物科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通过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促使学生形成不断努力、不轻言放弃的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这就与教育改革教学目标不谋而合,中职生物科学专业改革与创新能够满足新课改的教学需求,真正实现教育改革的教学目标。
   二、中职生物科学专业改革与人才培养创新的有效策略
   (一)圍绕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制订完善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想要更好地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中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够引导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内容。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能力,在课堂上也是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处于一个被动的学习状态,没有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因此学生的学习效率比较低。面对这个问题教师应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将全新的教学理念贯穿于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教师应制订出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方案,方案的内容应以理论知识为基础,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采用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的重点内容应该放在专业课程上。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内容打造多个教学平台。如可以将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以及专业课程。将专业课程再具体分为一些生物制品分离工艺、发酵工艺以及动物细胞工程等,通过这样的分类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发展方向,整个学习过程都是有目标性的,不会出现盲目学习的状态,学生所选择的课程也都是自己感兴趣的,因此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从而让自己的科学思维得到更好完善。将专业课程进行进一步分类可以让学生进入专业的研究实验室进行学习,这样就能够让学生既具备了基本的理论知识,也提高了自身的实践能力。通过这种分类式的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满足社会对生物科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学生在学校中学习到的专业技能是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因此学生能够在日后的工作中得到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