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杂志首页 > 来稿选登 >

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作者:李玲 本文字数:2812
  [摘           要]  人文素养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面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综合体现,是实现个人最优化发展的基础保障。在中职教育中,语文是人文气息最为浓厚的学科,对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全面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中职语文教学目标及要求的基础上,首先阐述了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可行性,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希望为全面提升中职语文教学水平,提高学生人文素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關    键   词]  人文素养;精神面貌;精神气质;教学水平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5-0136-02
   所谓“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以及人文科学中体现出来的以人为本的内在品质。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国家对应用型技术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充分满足当前人才市场需求,中职教育院校不仅要培养学生较高的专业技能水平,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职业素质,而人文素养就是综合职业素质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另外,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还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健全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针对“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可行性
   中职语文教学相对于普通教育院校来说更具备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无升学压力和应试教育的束缚
   对于普通学校而言,为了应对升学压力,一般采取的是应试教育模式,即以分数来衡量学生能力水平的高低。在教育过程中侧重了应试教育,势必就会弱化素质教育,进而影响学生个性化能力的全面发展,甚至造成一些“高分低能儿”的出现。而中职教育院校无需应对升学压力,不会受到应试教育中众多客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所以具备构建开放、灵活语文课堂的条件。另外,语文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而且还有利于教材中人文内涵的深入挖掘和利用,从而促进学生良好人文素养的有效培养。
   (二)相对宽松的语文教学评价环境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效果进行客观描述和价值判断的过程。而中职语文教学评价也是语文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提升中职语文教学水平的基础保障。
   与普通教育相比,普通教育主要是通过考试对学生进行“优胜劣汰”,这种教育评价方式尽管可以提高学生文化知识水平,但是却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违背了语文教学评价的初衷;而中职教育院校由于不会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因此教师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如实践能力、应用能力等评价方式,从而也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
   (三)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
   课外实践活动是在课堂教学之外组织的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人格培养和素质提升的教学策略,不会受到教学大纲的限制,因此其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且具有极大的灵活性、综合性以及实践性。中职教育院校中这些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学生人文素养全面培养和教育效率的提升,如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操作和实践应用能力等。
   另外,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精准地了解社会、了解岗位需求,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建立正确的职业态度,进而健全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
   针对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及中职语文教学目标要求,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
   (一)规范中职语文教学,树立人文主义教学观念
   1.“以生为本”展开中职语文课堂教学
   要想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必须秉承“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首先要针对课本内容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阅读、写作等语文学习能力,从而保障学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拥有较强的语言文字功底,促进工作和人际交往的顺利进行。如在学习《职业与理想》这个单元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关于“职业规划与职业生涯设计”方面的讲座,通过讲座让学生吸收和了解到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从而更加深切和真实地体会到社会生活中的岗位工作和岗位职责。讲座结束后,就可以让学生结合讲座内容以及讲座感受撰写一篇有关自己职业与理想的作文。要求融入个人的思想活动和看法;接着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分享和探讨,交流自己的看法和体会,并邀请学生进行范读;最后由教师进行最终点评和指导。这样通过教学实践活动,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深度,而且还帮助学生更加真实、精准地认识社会,从而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和价值观念。
   2.建立健全促进学生全面提升的评价体系
   在中职语文教学评价中,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因此其评价体系的构建也应该全面遵从学生的优势特长、学习能力、情感态度等,进而形成完善的语文学科教学评价机制。
   首先,语文在课堂教学中要正确使用评价语言,如针对学生良好的课堂表现不要只是进行一些公式化的表扬“说得真好!你真棒!……”而是要针对具体情况,中肯地、真诚地去赞扬和肯定学生。其次,还要善于倾听,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作用。因为中职生最大的特点就是自我意识强烈,渴望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尊重,所以教师在面对学生的问题与状况时也不要急于作出评价,而是要学会倾听,在倾听中发现问题的根源所在,从而提出妥善的解决策略,而不是对学生一味地埋怨和指责。另外,教师在课堂评价中还要善于引导和帮助学生不断提升自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如用眼神和鼓励的语言帮助学生大胆尝试和发言,针对学生的积极表现及时给予肯定等。这样在科学、合理、全面的教学评价中学生的个性化能力才能得以全面提升,人文素养才能得以良好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