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杂志首页 > 来稿选登 >

分组教学法在中职学校会计教学中的尝试

作者:刘芬 本文字数:2559
  [摘           要]  中职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差,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中采取分组教学的方法,对方法的运用情况进行分析,望对今后的教学改革有所帮助。
  [关    键   词]  分组教学;原因;成就;问题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4-0120-02
   一、运用分组教学法的原因
   会计是一门专业性强的学科,会计知识的内容讲授很难做到生动有趣,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导致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即使是实训的部分,教师演示、学生练习,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也比较生硬。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于2018年3月至6月,在临沧财贸学校190、191班的财务会计课程中运用了分组教学法,希望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引导学生养成学习的习惯,逐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方法设计
   教学中,将190班27人分为4个小组,191班41人分为5个小组,分组中,男女搭配,学习好、中、差组合,学生的座位不再是一前一后整整齐齐,而是每个小组围成一圈,组与组之间留有距离,每个小组推选组长,确定口号,教学开展以组为单位,每次课程都有相应的任务,教师提前设定分数,得分的小组加分,课程结束统计小组得分,每周评定一次优秀小组,给予奖励,组员为小组赢得分数的同时,组长以贴图的方式给组员点赞,每周被点赞最多的组员为优秀队员,给予奖励。对每一个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小组成员充分讨论,最后以图形、表格的形式将组员对知识点的理解汇总,再与其他小组分享,分享的方式是组与组交流发言、抢答,辩论,教师听取了学生的汇报后,做阶段性的点评,指出各组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再对学生理解有偏差的问题进行讲解。
   三、取得的成就
   (一)课堂纪律明显好转
   190、191班之前的会计课堂,总有学生睡觉,偷偷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情,教师授课时要时刻关注学生听课的情况,甚至还需要中断教学维持课堂纪律。运用分组教学法,小组成员围成一圈,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你提醒我,我提醒你,组与组之间存在竞争,每个组都希望自己能最快完成任务,所以组员互相监督,避免了上课睡觉、偷懒的现象,课堂中教师不用再担心课堂纪律。
   (二)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基础差的学生反映,以往的会计课堂简直就是“地狱”,每节课坐在教室,不清楚教师在讲什么,想跟著做,但是由于基础薄弱,跟不上教师和其他同学的步伐,越是听不懂就越煎熬,越煎熬就越不愿意听课,恶性循环,越学越差。而分组教学,教师只对核心的知识点进行讲授,更多的时间是提出问题,设置任务,让小组成员读教材、查资料、集体讨论,得出结论。这样的方式,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分工合作,每个人都有说话的机会,每个人都有事可做,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学生不再是呆坐在座位上,可以走动,课堂中轻松愉悦,逐步让学生体会到会计课堂的乐趣。
   (三)知识的把握透彻牢固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在遗忘曲线中指出,人类大脑遗忘发展有一条规律,最先遗忘的是没有重要意义、不感兴趣和不需要的材料,美国学者爱德加·戴尔也在学习金字塔理论中指出,学习两周后,不同学习手段能记住的知识比例如下:听课5%,阅读10%,声音20%,示范30%,小组讨论50%,学中做75%。我在运用此方法时也发现,商业汇票中付款人无力付款时的转换,学生通过画图形、角色扮演的方式学习后,一个学期结束都还能清楚的阐述,可见,小组讨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时,已经由是什么上升到为什么,不再是单纯的记结论,理解后记忆能记得更准确更长久。
   (四)师生的关系和睦融洽
   中职学校的教师面对的是基础差、习惯差的学生,教师费力的教,学生不愿意学,久而久之,教师怒,学生怨。分组教学法,教师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一直在讲台上唠叨的人,而是转变成了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和裁判长,学生讨论时,有时间深入小组,听取学生的心声,准确把握学生的疑难杂症,在后期的讲解中对症下药,有针对性的答疑解惑,师生之间少了指责埋怨,其乐融融。
   (五)学生的自信得到提升
   传统教学模式下,有的学生什么都不愿意做,越差越不愿意学,越不学越差,自信心跌到谷底,分组教学法下,所有人都可以发言、想办法、出点子,那些平时调皮捣蛋的学生也能出谋划策,为小组赢得荣誉,从以前的不说不做,逐渐转变为敢说敢做,学生的自信心也在组员的认可和鼓励中得到提升。
   四、存在的问题
   (一)讨论时间不易把控,影响教学进度
   分组教学模式,最大的弊端在于学生一旦开始讨论,时间就不易把控,虽然提前规定好时间,但是总是有学生意犹未尽,不想打击学生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只能让学生把想表达、想分享的都表达和分享,可是,每一次课耽搁几分钟,一学期下来,整体的教学进度会受到不小的影响。
   (二)评优的频率难以迎合学生的需求
   教学中学生比较期待的一个环节就是优秀小组和优秀组员的评选,可是在实践中我发现,如果一周评一次,学生会觉得评选的频率太高,个个都可能优秀,缺乏竞争性,可是如果两周或者更久才评选,某段时间特别活跃的学生会觉得久久不见成效得不到奖励,没有继续参与的兴趣。所以到底多久进行一次评优活动,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思考和论证。
   (三)课程形式缺乏长久的吸引力
   会计学科专业性强、理论枯燥,最开始的一、两周,学生觉得新奇有趣,积极参与,时间久了,即使相互竞争,有小奖励,学生也觉得不再新奇,课程的形式对学生缺乏长久的吸引力,越到后期越感觉到,只有教师自己跟自己玩,,学生不爱参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