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邹晓华 本文字数:2480
[摘 要] 职业教育在社会中的重要性不可小觑,能为社会培养出各个行业的技术型人才。随着时代发展,如何更好地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出更高质量的人才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且我国职业教育生源质量较差,职业教育较为落后。借助职业技能竞赛,以职业竞赛的形式提高中职教育的质量,可以提高中职教育的吸引力。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和优势进行相关分析。
[关 键 词] 中等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职业技能竞赛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4-0048-02
我国教育事业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有中等职业教育,它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补充,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培养出具有一定技能素养的劳动力,促进就业。所以称职的高质量的中等职业教育必须能够培育出与社会实际需求适配,掌握与生产、建设、服务等环节中的一线工作相关的娴熟技术的人才。职业技能竞赛能够考察学生技能使用的熟练程度,避免出现过于重视理论而轻视实践的现象。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开展技能竞赛十分必要,但是由于情势较为复杂,需要完善自己的考核机制和吸纳范围,做好后勤准备,提升技能竞赛的知名度,使其发挥应有之作用。
一、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一)中职学校课堂当前教学现状
现如今大多数中等职业教育课堂的授课状况不容乐观,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老师面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消极回应,老师和学生在课上、课下交流脱轨,教师授课效率和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大降低。这种低效率的中等职业教育显然不受社会和学生群体的欢迎,社会反响并不强烈,难以发挥中等职业教育的影响力和起到应有的促进社会发展为社会提供技术型人才的作用。中职教育的这些弊端并非是短期出现的,而是长期以来就存在的,事实上这些致命的缺陷已经成为中等职业教育的沉疴,严重阻碍了中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优化。
(二)劣质教学效果产生的原因
中等职业教育之所以出现学生学习兴趣缺乏、老师授课积极
性不足的教学现状,有以下原因:(1)生源质量差,愿意报考职业院校的人数不足。中国社会的传统观念对文凭比较看重,中等职业教育毕业证书含金量低,难以取得社会上家庭和企业的真正認可。选择中职教育的学生往往基础不够巩固,缺乏适当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没有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的目标不够明确。这种事实上存在的筛选现象从根本上决定了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质量较差,生源数量不足。(2)中职学校缺乏良好的授课与学习氛围。中职学校由于学生生源质量较差,底蕴不够浓厚,学生厌学和老师厌教已经不是偶然现象,成了普遍现象。(3)中职学校招生和管理上存在难度。随着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扩招,开办职业培训学校的门槛降低,不同学校争夺有限优质生源的招生竞争更加激烈。中等职业学校为了保证生源数量上不出现短缺,对招收的学生设置的入学录取条件十分低甚至不设限制。这样生源的质量就得不到有效的保证,学校也难以对这些学生开展高效的管理。
(三)清除弊端的良好途径
中职教育存在的这些不良教学状况给中职教育的发展设下了很大的障碍,损害了中职教育的社会形象,降低了中职教育文凭在社会上的含金量。而通过举办职业技能大赛可以激励学生学习,改良职业教育的社会印象,既能让学生更娴熟地掌握所学知识,也能使教师的授课态度改良,扩大他们的教学意义与作用,并能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因此,开展职业竞赛是解决中职教育现存弊端的最佳途径之一。
二、职业技能竞赛的作用简析
各学校开展职业技能大赛,给学生学以致用提供了准确的导向,带动和促进中职学校的全方位建设,,提升中职教育对一般学生的吸引力。
(一)教育理念应该与就业和能力相结合
职业技能竞赛重点考查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了解与熟练程度,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训练自己技能的激情,推动中职教育传授知识的方式变革,加强中职教育对专业的重视,拓深其建设深度,提升了学生的竞争力,为学生展现自己提供了良好的舞台。中等职业学校本身和在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学生可以以职业竞赛为途径,把大赛当作切磋技能、互相交流、展示学习效果,发现和弥补自己教学或学习不足的平台,职业学校可以以此为载体争取培养出熟练掌握所学技能、具备完整现代知识体系的高质量技术型人才和拥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劳动者。以职业竞赛为方式,适配企业需要,减少学生实践能力差的现象。
(二)在中职教育与职业证书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桥梁
有关的职业学校要与颁发证书的审核部门加强合作,把技能竞赛与一些相关证书的获取途径结合起来,努力促进职业教育与证明技能掌握的资格证书的衔接程度不断提高,使中等职业教育更符合实际,与企业具体生产岗位的所需技能相连接,以此推进完善学校对专业建设的评估方法,同时使劳动职业鉴定部门对职业资格证书评判的资格标准进行补充完善。
(三)大赛推进学生就业、学校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
开展职业竞赛推进学生努力学习职业技能,刻苦钻研技术学习,使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得到提升,降低自己的就业难度。与此同时,促进教师群体专业水平的不断提升,通过竞赛倒逼教师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不故步自封,紧跟时代发展。
三、具体关于职业技能竞赛的探讨和相关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