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杂志首页 > 来稿选登 >

核心力量训练在发展学生弹跳素质中的实施与探究

作者:李志明
  摘 要:结合从化区第三中学的现有训练条件,通过在学生中合理运用核心力量训练,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发展学生的弹跳素质,以达到改进训练方法、减少运动损伤为目的,提高学生体育成绩,进而促进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力量训练;弹跳素质;实施与探究
  一、研究目的
  在所有的运动中都是存在核心力量的,所有的体育运动中都是按照中心的肌群为核心链的,有力的肌群其实对于身体的姿势、运动方式与技能都可以起到稳定作用。核心力量训练的实质是对人体核心部位的力量训练,其目的是更注重训练深层的对大肌肉群运动起到辅助作用的小肌肉群,作为一种新兴的力量训练法已活跃在各种竞技运动项目的训练中,受到一线中学体育老师的广泛重视。根据初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及训练项目的实际需要,开展核心力量训练,发展学生的弹跳素质,运用到学生的训练中去,是一种有效、可行的实施方案。
  二、研究对象、时间与方法
  1.研究对象:在从化区第三中学初二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80名学生,分成A实验组和B对照组各40人。
  2.研究时间:2016年9月—2017年7月
  3.研究方法
  (1)资料统计法:大量阅读关于提高核心力量训练、弹跳素质的书籍、论文、期刊及相关方面的资料,为论文的撰写提供理论依据。
  (2)实验法:对40名初二学生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实验组),实验组附加进行核心力量训练,一年后通过测定立定跳远成绩进行分析。
  (3)问卷调查法:对6名体育专业教师、4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的发放和回收,对学生用现场发放、当面回收的形式,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400份,回收率100%,385份有效,有效率96.25%。对教师采用送递形式,发放6份教师问卷,回收6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
  (4)专家访谈法:对6名从教15年以上的资深体育教师进行访谈。
  (5)数理统计法:运用spss19.0分析软件进行T检验,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过程与分析
  1.学生弹跳素质现状调查
  通过问卷的调查统计,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的弹跳素质偏弱,同学们对自己的弹跳能力也没有信心,开学初对研究对象测试统计如下:
  由表2,可以看出,经双侧T检验,P=0.274>0.05,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故可以认为两组成绩相当。中下水平的学生偏多,学生对自己的评价不理想,为此,我为学生设计的训练方式是以核心力量训练为辅助,实行每课必练,每天必练,持续发展,促进全面
  发展。
  2.实验过程与分析
  (1)问卷信度效度检验
  问卷的效度检验:评价结果表明,调查问卷所列问题能反映出所要研究的内容,该问卷针对本研究具有较高的有效性,见下表3、4、5、6
  问卷的信度检验:对两次问卷求得相关系r=0.913,说明调查结果满足统计检验标准。
  (2)实践操作
  ①科普阶段:充分利用公告栏、校园广播等对全体学生进行核心力量训练的宣传。
  ②知识的拓展:指导学生网上学习相关的核心力量训练知识,训练的方式、方法,以及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
  ③练习安排:实验组以3到5人为一小组,下午放学后或者利用每天早晚的时间进行核心力量的练习,每次练习5~8分钟,
  对照组只进行正常的每天体育锻炼1小时活动,不要求参加核心力量的练习。
  (3)教师推荐徒手核心力量训练的几种方法,学生根据个人情况有目的地选择练习
  a平板支撑、b站立提膝、c侧卧剪刀腿、e俄罗斯回转、f侧卧提臀、g卷腹、h仰卧提腿、i仰卧摆动提腿、j仰卧分腿、k仰卧单车、l十字交叉。
  3.实验结果与分析
  经过一年的训练,实验组的学生精神面貌很好,团结向上,一直都参加训练,进步大、差生少,,身体素质的各方面都有明显的提高。而对照组的学生时练时不练,成绩原地踏步的多,进步不大。
  从对两组学生进行立定跳远测试,进行统计分析所得结果
  如下:
  用spss19.0分析软件进行T检验。
  说明:实验前与实验后有显著性差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