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杂志首页 > 来稿选登 >

任务型教学法在艺术类高职英语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佘佼屿
  [摘 要] 新时代英语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针对艺术类高职英语的教学实际,简要阐述了任务型教学法的概况,重点分析了任务型教学法三阶段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旨在以该教学法为依托,提升艺术类高职英语学生的语言习得和运用能力。
  [关 键 词] 任务型教学法;艺术类高职英语;教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5-0144-01
  围绕“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高职英语教学目标,各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进行了各种教学方法上的探索,旨在发展和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在当前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当代大学生的认知结构发生了巨大改变,英语在日常生活中的渗透也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如何让高职学生尤其是艺术类高职学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真正实现其英语应用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完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体系,是需要广大高职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实现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艺术类高职英语学习现状
  1.大学英语课在艺术类高职院校中较为尴尬。教学大纲中大学英语为基础必修课,这也体现其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然而在教学实施环节中,英语课的基础性被忽视,并且逐渐成为学生课表中的“累赘课”,学生上大学英语课随意性很大,大多数学生对学好英语抱有无所谓的态度,同时高职院校对学生英语学习态度较为宽容,从而造成了大学英语课在艺术类高职院校中的两难处境。
  2.学生基础差,对英语学习缺少兴趣。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英语基础差,大多数学生英语水平处于初中水平,而且成逐年下降的趋势,根本没有达到应有的高职学生水平。在以运用为主的高职学习阶段,艺术类高职学生还需要面临补充中学英语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学生学习的负担,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以专业为主的高职学习中,大多数学生学习动机以走专业特长为主,对英语缺少甚至是没有学习兴趣,学生选择就业等方面和专业结合较为紧密,然而和英语学习似乎没有直接关联,这也进一步削弱了学生对待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3.教师的职业倦怠。在艺术类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天然不足和英语基础差,让老师在教学中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尽管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创新,自身理论的不足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容易造成教师的职业倦怠,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所承擔的教学压力较小,考评方式也沿用传统模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滞后英语教学的进一步提高,从而引起负面的连锁反应。
  二、任务型教学法概述
  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任务型教学法围绕特定的教学目标,以具体可行的教学任务为主导,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收获知识和技能的方法。任务顾名思义指代担任的工作,任务型教学法把语言的习得和学习者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运用以情景再现的形式结合起来,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而且把单一的语言学习转化成可操作性的任务学习,这也符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同时也使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提升了能力,达到了教学目标。
  三、任务型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根据英国语言学家Wills提出的观点,任务型教学法分为三段模式:前任务阶段、任务阶段、后任务阶段。
  (一)前任务阶段
  这一阶段是在开始教学活动开始前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解读,制订可操作且有一定趣味性的任务。学生在此阶段利用课本、工具书、网络资源等,通过独自思考或者分组讨论等形式对任务进行分解以及前期准备工作。
  前任务阶段尽管大多数时候是在课外进行的,但这一阶段准备得好与坏是后两个阶段是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因此,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把握和任务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进行适度的问题引导和背景介绍,也需要进行大量的资料收集,在充分理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教育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制订不同的教学任务,比如课堂展示、小组活动等。学生同时则根据教师的任务,对其进一步深挖和分解,尽可能利用已有的知识,查补缺失的内容,完成对任务的准备工作。然而在这一阶段中必定要求学生有高度的自觉性和责任心。
  (二)任务阶段
  任务阶段即任务实施阶段,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在这个阶段,学生是完成任务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展示他们学习成果。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把握好课堂节奏,在引导和活动过程的衔接上,教师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和学生在这个阶段的相辅相成是完成任务阶段的关键。
  (三)后任务阶段
  在顺利完成任务后,学生对自己完成情况的自我评价以及互相点评,是让学生进行自我学习很好的手段,学生也在这样任务准备和实施过程中完成了语言的习得和运用;教师对活动的点评和总结以及与教学目标完成情况的对比,可以为下次的教学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也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总之,任务型教学法自提出至今,已有不少教师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但结合艺术类英语教学,任务型教学法对艺术类学生的英语学习和老师的教学实践具有很大的优势和指导意义。但是尽管在任务实施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占主体地位,但任务型教学法离不开老师的引导,教师如何引导决定着学生任务完成和语言习得的质量。只有教师不断提升理论水平,提升教学质量,完善知识结构,了解学生实际,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实践。任务型教学法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引入科学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做中学,真正实现和促进学生语言技能和实际运用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晶.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课改实践,2017(1):214-215.
  [2]姜华瑞,孙丹妮.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校园英语,2017(1):2-3.
  [3]万迎新.浅谈任务型教学法[J].校园英语,2017(1):101.
  [4]杨旭阳.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才智,20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