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杂志首页 > 来稿选登 >

浅谈竞赛机制对工程估价技能养成的促进作用

作者:刘佳琳
  [摘 要] 技能竞赛对培养工程造价专业人才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辽东学院城市建设学院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以自主成立的“造价协会”为主体,已经多次多人参加行业举行的各种各类竞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竞赛在增强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也促使专业教师在教学和训练中注重和利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有利的教学条件。竞赛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关 键 词] 竞赛机制;专业技能;互促作用
  [中图分类号] K826.1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9-0175-01
  一、竞赛机制的内涵
  以在校学生为主要参赛对象的专业技能竞赛是展现教育改革和行业创新发展成果的平台。竞赛贴近产业实际,突出专业特点,对专业教学和学生个人专业能力的培养有深远的影响。竞赛是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的重要动力,在学生的日常学习中适当融入专业竞赛的元素,学生学习氛围活跃,学习过程精神饱满,比赛过程拼劲十足。竞赛还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发掘自身潜力,在竞赛过程中,学生感觉充实,有成就感。
  二、工程估价专业技能的特点
  (一)较强的专业应用性
  项目造价的形成情况非常复杂,,涉及诸多方面,项目造价不仅包括项目本身,还包含融资、项目投资管理、国家的财税政策、法律法规等。其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以和具备与形成工程造价有关的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具体表现在:了解施工工艺;了解市场人、材、机的价格;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可看懂图纸;熟悉招投标及其程序等。
  (二)贴近实际的实践教学
  1.实践性教学环节
  实踐性教学包括: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课程设计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如施工图预算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制图与识图课程设计等;实习是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的补充,学生通过实习,进一步提高了专业素质,增加工作经验;毕业设计是学生综合评定的过程,要求学生将在校期间所学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进行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2.各类专业技能竞赛
  我系学生参与的竞赛有:辽宁省建设类院校专业技能大赛省赛选拔赛、辽东学院大学生BIM应用技能大赛、辽东学院大学生工程造价行业知识竞赛、辽东学院大学生识图建模大赛、辽宁省建设类院校专业技能大赛等。竞赛有着很强的实践性、跨学科性、团队协作性及教学性。通过竞赛的实践平台,可以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浓厚兴趣,引导学生利用新的方法来学习专业知识;竞赛提高了学生专业技能的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手工算量及行业软件的能力。
  三、竞赛机制对专业技能相辅相成的互促作用
  (一)有助于解决理论教学中的问题
  现代企业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当前高校评价学生的标准主要是学业成绩,强调考试的分数,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这种评价标准忽略了对学生自主创新以及实践能力的考核;竞赛机制可以使教师在实践中完善理论体系建设,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竞赛机制弥补了实践教学的不足,提供了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专业竞赛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以生动形象模拟场景让学生对工程造价专业有更加感性的认识。学生能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进行实践学习,改善了灌输式的教学教育模式,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三)有助于大学生就业
  随着社会对实践型人才需求的增长,传统实践教学不易于培养学生的实践经验,致使学生就业困难,因此,“BIM技能应用大赛”的专业性比赛应运而生,不但给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模拟平台,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对实际问题的理解,让学生去主动发现问题,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为适应社会与企业的需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有助于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学习能力和运用创新思维的方法,勇于发明和创新,是社会及企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迫切要求。在教学实践中,竞赛机制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竞赛机制推动了教学改革,同时教学改革也促进了竞赛的多样化,二者相辅相成,互为提高;竞赛机制有效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意思和创新能力,培养了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以BIM应用技能大赛为例,该项赛事是以提高学生对BIM技能的学习为出发点,真正做到拓展学生建筑软件技能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建筑施工信息管理、建筑信息模型构建的能力,并最终达到走在建筑领域前沿的技能需求。
  竞赛机制倡导综合发展、教学相长的教育教学理念。学生在竞赛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提高操作技能,增强岗位竞争力和适应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竞赛反馈的信息,优化和调整教学过程。总之,竞赛机制为教育教学的改革、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人才培养提供了一条全新和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邹迎辉.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8).
  [2]姜鸿.基于工程估价课程群的估价综合能力测评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8).
  [3]邹迎辉.论工程估价技能养成的通用教学范式[J].科技展望,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