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钱锋 郭红梅
[关 键 词] 《翻译新视野》;翻译研究;评介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4-0190-02
一、何谓计算机辅助翻译
1990年以来,国内学术期刊上有关计算机辅助翻译(Computer-Aided Translation,简称CAT)和翻译记忆(Translation Memory,简称TM)的研究论文开始逐渐出现,翻译工作者、翻译教学工作者以及翻译研究者对于此类概念也逐渐熟悉。现在,看到CAT想当然认为是“机器自动翻译”的人已经越来越少,此诚为CAT研究与应用领域得风气之先者艰苦努力之硕果。概括论之,我们可以将翻译记忆看作是CAT的核心技术,即将翻译流程中涉及纯粹记忆与检索的活动,比如术语的匹配和自动搜索提示、高度相似句子的记忆和复现等,交给计算机来做,免除翻译人员反复查找名词以及核对前后是否一致之苦,使其能全力对付文本信息的转换和传递,风格的再现与补偿,乃至更宏观的翻译问题。
二、CAT教學与研究现状
《翻译新视野》一书的作者指出,国内CAT技术应用及研究教学的现状可以用“两热两冷”来总结:两热乃是CAT研究起步早竞争热,译员和翻译机构应用热;两冷则是理论和应用研究冷,学院翻译教学冷。吕立松的研究亦有类似发现,比如在1999和2000年所发表的论文中,“大部分论文(袁良平,杨建民,2007)仅仅局限于机器翻译以及翻译软件的介绍和评述。”(吕立松,穆雷,2007)袁良平等(袁良平,杨建民,2007)也指出这一阶段带“计算”的翻译论文(包括计算机辅助翻译和计算机专业词汇翻译)明显减少。可喜的是,随着社会对能够掌握CAT技术的译员的需求信息渐渐传入象牙塔之中,2006年至今,CAT的研究渐渐重新走入翻译研究者的视线,出现一些认识水平较高的研究成果。
“CAT与翻译研究和教学”(徐彬,2006)一文详细论述CAT技术教学进入翻译课程体系设置的必要性以及CAT技术对于翻译研究和教学的促进,指出CAT从总体上讲教学有利于建立数据库驱动以及网络化互动的教学模式,也有利于建立面向市场的培养模式。此外,翻译教学和科研人员深入掌握CAT技术,也有利于拓展自身的学术领域。
200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设置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继而国内的许多翻译专业将CAT纳入课程体系。文军和穆雷调查了8家国内MTI试点单位,发现其中6家开设了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
CAT研究不断深入,CAT观念逐渐被翻译实践、教学与研究的主流人群所接受,可以说CAT的普及已经取得阶段性的成果,但其在我国外语和翻译专业的教学和研究中,仍是较为薄弱的环节。其突出表现是,国内一直缺乏一部全面介绍研究CAT技术的专著。《翻译新视野》则填补了这一空白,为关心CAT技术、希望获得入门及深入研究指南的读者提供便利。
三、《翻译新视野》内容简介
《翻译新视野》一书的第一章将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大类,并分别做了介绍。
本书第二章即从广义的角度介绍各种CAT工具。本章从翻译流程分析入手,介绍译员在配置电脑、相关软件等方面需要注意的各种问题,甚至涉及如何选择工作电脑和座椅等细节问题。这些非“理论”话题,往往为一般的翻译书籍所忽视。但不可否认,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习惯是保证工作长期顺畅的必要条件。与之相映衬,Austermuehl在其Electronic Tools for Translators(Austermuehl,2006)一书中也特意强调了翻译工作设备和环境的重要性。
本书的第三章和第四章是全书的重点,介绍了狭义的CAT的概念和工具,指出翻译记忆是其核心。在这一章中,作者有一些独具特色的分析。比如将市场上常见的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分为“寄生”系统和拥有独立工作界面的系统两类,指出二者各自的优劣。这一部分还提供具体的案例分析,有助于读者切实感受不同CAT系统的功能和特点。
本书的第五章分析国内CAT研究及教学的现状,提出解决之道。阅读本章可以看出,作者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通过介绍国际上翻译院系的课程设置,指出CAT在未来翻译专业教学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在第六章中,作者对CAT以及MT翻译的未来做出独特而大胆的预言。与大多数涉及此类研究者的观点不同,作者指出完全自动化的机器翻译有朝一日必然会取代人工翻译,这种现象最初是发生在技术文献领域,然后会逐渐扩展。
四、《翻译新视野》一书的特色
(一)基础概念清晰,内容循序渐进
本书写作不故作高深,文字明白晓畅,基础概念介绍清晰而明确。该书并不局限于对狭义的CAT技术的介绍和研究,而是将广义的CAT技术纳入进来,循序渐进地介绍了能够为译员、翻译教学和研究人员服务的各种计算机操作技能。作者提出,对译员、翻译教学和研究人员来说,比较理想的计算机通用操作技能储备,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熟悉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应用,能安全高效地编辑、存储、备份常见格式的文档。
2.熟悉主流的文字处理软件,比如MS Word、金山WPS、Open Office等,能在多种文件格式间自如转换,能运用相应文字处理软件的一些高级技巧,改善工作流程,提高效率。
3.会安装使用重要的电子辞书,比如《金山词霸》《牛津词典》电子版、微软的Encarta百科全书、《大英百科全书》电子版等。
4.高效率使用电子邮件等互联网实用技术。
5.掌握较高级的网络检索技术,会选择恰当的关键词,并使用较为复杂的检索语法规则,尤其是要擅于进行双语检索。
这一部分的介绍浅显明晰,对于希望掌握相关计算机操作技能以助于进入翻译职业领域的读者,本书是极佳的入门指导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