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刚
[摘 要] 以学定教在中职语文课堂中的应用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从一线教学出发,分别采取寻找兴趣与知识的切合点、生动讲解课文、重视中职语文教学的应用性和实用性这三个方面来实施,并积累一定经验,旨在与同行更好交流。
[关 键 词] 以学定教;中职;语文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3-0142-01
“以学定教”不是一种教学模式,而是一种教学方式。具体到语文课堂授课而言,主要是指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符合他们学习的方案,这种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让学生感觉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由此值得教育界进一步探讨。
一、寻找兴趣与知识的切合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入中职学校念书的孩子,他们有很多明显于普通高中学生的共性,比如,学习基础薄弱、课堂纪律较差、对未来规划模糊、缺乏信心甚至有些自卑等。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虽然他们有很多瑕疵,但他们是一群充满朝气、敢拼敢闯、爱憎分明的年轻人。语文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有所提升,所以语文课程对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有着很强的导向作用。
例如,在阅读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用的是寻找合适的切入点,将学生的兴趣与我所找到的切入点相结合,让学生顺着我的思维走,然后我对他们进行进一步的引导,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融入文章的内容中。在给学生讲《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基础》的时候,我考虑到学生未来的就业基本上都要去企业,所以以他们的就业为切入点,采取案例教学的模式来进行讲解。比如,企业文化的含义,我举出阿里巴巴、海尔、格力等知名大企业的例子,然后与学生聊这些企业的文化,学生本来对此就很感兴趣,所以他们的学习注意力就很快地被吸引过来。本文的重点在于企业文化与激励制度、企业文化与制度的实施、企业文化与价值观等方面,我在讲这部分的时候充分考虑到学生所学的专业,通过植入感人的故事和事迹,在学生心底播下积极向上、勇于拼搏的种子,,最终学生获得心理领悟。
二、生动讲解课文,让学生获得历史感悟
语文阅读教学是中职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选入教材中的很多文章都是经过编委会精挑细选,有着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和鉴赏意义,这其中不乏众多我国古典的小说或者诗词。中职学生学习基础较差,所以他们对这些古典的小说或者诗词的理解程度有限,如果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只是将课文读一遍,带领学生做简单的分析,学生听不懂自然不想学。我认为,教师在授課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学生兴趣不同、能力不同的特点,既要结合实际情况,又要遵循个体的差异原则,对课文进行生动讲解,这样才会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文章的主旨。
例如,在给学生讲林黛玉进贾府的时候,我没有直接带领学生进入课文内容,而是让他们先了解一下文章的作者以及他所生活的年代和社会背景,并且还对前几回的故事内容作简单的介绍。在进入课文讲解的时候,由于古白话文,大家都能看懂,我是一边细细讲解,一般让学生学习曹雪芹老先生的写作技巧,比如他用黛玉之眼来描写贾家一干人等、贾府的建筑结构、房屋摆设、人们之间的关系等。当然,以学定教的教学方式也可以从很多角度出发。比如教古诗词《雨霖铃·寒蝉凄切》时,我给学生设置的是合作学习来完成内容,让学生适当地对诗词进行解读。这样一来,学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积极主动性,争先表现自己,获得思维的快乐和情感的愉悦。古典小说和诗词阅读的过程本身就是生活的感悟、情感的启迪、心灵的陶冶,因而教师与学生互动要在平等的基础上,教师不仅传授给学生如何体验这些文章的内涵,更要他们感悟这段厚重的历史,带动他们思想的升华。
三、重视中职语文教学的应用性和实用性
应用性和实用性,是职教语文最鲜明的特征,也是中职语文有效教学理念和基点。众所周知,中职教育不同于普通高中教育,它对培养人才的定位标准是培养中等技术人才,故而,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培养学生具备适应就业和创业需要的语文应用能力,确保语文教学的实用性。中职语文虽然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但是它却有着很强的渗透能力,因为语文知识涉及的内容特别广泛。
例如,我在带领学生赏析著名现代诗人徐志摩所写的《再别康桥》一诗时,通过摸索和实践,发现教师可利用这首现代诗给学生布置拓展性的作业。比如,我让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诗歌的一个“画面”来制作Flash,让美工专业的学生为诗歌制作插图等,这样不仅给学生传递知识,更能锻炼他们的专业能力,充分体现出中职语文教学的应用性和实用性。
中职语文教学是一门与中职专业教育密切相关的学科,能起到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完善学生人格修养的作用。所以,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将以学定教在中职语文课堂中的应用发挥出最大成效。
参考文献:
范憨.新形势下对中职语文教学的儿点思考[J].新课程研究,200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