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用信息资源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2015-04-08 | 所属栏目:教师心得 | 点击:次
杨立雄 内容提要:长期以来,农村学校因为种种原因,相对于城市而言,师资力量薄弱、教育教学资源短缺、教学设施缺乏等现象,导致教学手段落后、教学内容单调等诸多问题。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机械、枯燥的被动学习,这必然导致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有效实施,搭建了农村与城市教育资源共享的平台,缩小教育的城乡差距,也使农村教师从困境中走了出来。那么,如何应用信息资源促进教学创新、提高教学质量,使课堂充满活力?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析:一、运用远程教育资源,激发兴趣;二、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创设情境;三、运用远程教育资源,有利于帮助学生释疑解难;四、运用远程教育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应用信息资; 课堂充满活力 长期以来,农村学校因为种种原因,存在着师资力量薄弱、教育教学资源短缺、必要教学设施缺乏等现象,导致教学手段落后、教学内容单调等诸多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讲授采用一灌到底的线性教学方式,学生学习依靠机械、枯燥的单一被动和陈旧的学习方式,这必然导致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有效实施,将大量优秀的教育教学资带到农村中小学,走进了课堂,搭建了农村与城市教育资源共享的平台,缩小教育的城乡差距,从而改善了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教学现状,也使农村教师从困境中走了出来。 现就本人实际开展的教学情况谈谈如何整合和应用信息资源使课堂充满活力,为今后进一步扩大应用范围和提高应用水平提供借鉴。 一、运用远程教育资源,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因此,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综合发挥整体优势,呈现动静交错、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教学环境,激活了师生教与学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而且教师能够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主动从网络资源中查找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内容,打破教材是课程唯一资源的传统观念,拓宽了视野,提高了鉴赏能力。现在初中语文课本所选的范文,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在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的前提下,较多地增加了语言优美、立意新奇、境界开阔的文章。学习这些文章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同时也发展了他们的思维,丰富了他们的语言。但教这些文章时,如果仅靠老师的一张嘴、一支笔,往往是教师口干舌燥,学生一头雾水,关键是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不够。如果利用计算机的多媒体特性,通过有声的画面,再现生动的形象,则很容易把学生引入文章所描绘的意境,体现文章的主旨,获得深刻的印象,既陶冶了情操,又提高了审美能力。形象生动的画面,言简意骇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即时有效的反馈,给语文课增添了无穷的魅力,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从而确保课堂教学的优化。例如,教学鲁迅《藤野先生》时我引用了关于中国近代史上有关甲午海战和日俄战争的视频资料,使学生能够直观的感受到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原因。又如上《三峡》一课时,学生根本没去过三峡,我就用多媒体出示三峡风光纪录片,学生就会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乐意学习本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创设情境。 在教学中,要注意挖掘教材的思想教育因素,对环境进行选择加工,创设所需的教育情境,让他们在模拟的环境中受到美的熏陶、情的感染。《草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但是农村学生没见到草原,对草原的美景没有直接感受,存在着思维跨度和理解难度。但通过使用多媒体,可把学生带入赏心悦目的草原中去漫游,品味“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美的内涵,让书面文字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活生生的画面,从而缩短了思维的跨度,使学生深刻理解了草原的美景,体会出作者惊喜赞美之情。远程教育资源手段的使用,促进了学生与作者、教者的情感交流,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运用远程教育资源,有利于帮助学生释疑解难。 由于多媒体的介入,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抽象的概念、知识变得通俗易懂,课堂教学省时、高效,突破了重、难点。如教学《爱莲说》时,将莲、菊、牡丹的形象都相对应的在画面上出现,让学生自然地理解作者的用意是将这三种花分别象征三种人,象征着三种不同的对人生的态度,从而理解了这篇文章的主题。另外,我在设计《藤野先生》多媒体课时,在分析“看电影事件”时,就播放出课文插图“鲁迅愤然退出教室”的场面,这样图文对照,让同学们去想象鲁迅在这一顷刻的内心世界,感受人物内心强烈的感情,获取“象外之象”,从而更好地理解鲁迅的“弃医从文”的根源。 四、运用远程教育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有效整合运用远程教育资源,为语文课堂节约了时间,真正做到了向课堂45分钟要效益。例如在出示课堂练习时,不再是一题一题的抄在黑板上,鼠标一点,题目就出来了,节约了课堂时间,增加了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时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我在教学《济南的冬天》时,事先制作了一系列的思考题,由简到难,这样,各个层次的学生都会有事可做,真正做到了分层教学,课堂上气氛非常活跃,同学们边阅读,边思考,边讨论,课文内容学生能够很好的吃透,在45分钟内完成了指定的任务。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恰当运用远程教育资源,以其直观形象、动态性等特点,生动而充分地展现课文的思想意境美、艺术形象美、语言结构美,使学生为之动情、愉快、振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合理地运用远程教育资源,通过视听技术、卫星传播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多种手段开展教学,使得学生真正成为教学资源的主人,成为课堂的主人。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样合理运用远程资源,有机整合的课堂必定鲜活、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是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打基础的课堂,是符合现代教育的价值取向,值得我们深入探索的课堂!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周期学校) 参考文献 李克东 谢幼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