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手写我心
2015-03-30 | 所属栏目:教师心得 | 点击:次
丁小妹 最近读特级教师潘文彬写的《名师讲语文》,其中有一篇文章深深地打动了我,这是一篇三年级农村孩子的习作,《我的理想》: “阿爹还没走的时候,他对我说,你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做个科学家。阿妈却要我长大做个公安,说这样啥都不怕。我不想当科学家,也不想当公安。我的理想是变成一条狗,天天守在家门口。因为阿妈胆子小,怕鬼,我也怕。但阿妈说,狗不怕鬼,所以,我要做一条狗,这样阿妈和我就不怕了……” 每每想到这篇文章,想着这位可怜的孩子,如此的心疼母亲,用自己稚拙的文字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尽管他的这个理想有些简单而可爱。但他的真事令人如此怜悯,他的真情却又是如此地打动我。让我觉得如果孩子能在习作中尽情地写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事并能对其所思所想所感是一件多么伟大而又令孩子受益终身的事呀!于是,我就在班上要求学生在日记和习作中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 留心生活:说出生活中的事 “作文难写,难写作文”几乎成了学生的口头禅,为了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我一周在班上组织两次回忆比赛,主要是说说最近两到三天来发生自己身上或身边的事,看看谁说的事数量多,质量高。比赛时,我总是以身作则,跟学生一起参赛,说说我这一天有哪些事可以写成作文。我实话实说,绝不捏造事实,许多内容是我和学生共同经历的,他们听了,心悦诚服,大受启发,纷纷举手,争相发言。这样想一想,说一说,学生不仅不觉得这是负担,反而热心于此,甚至有学生会迫不及待主动跑来报告他今天遇到的某件新鲜事。有了兴趣能力便不成问题了。写作激情来源于表达的愿望,写真话才清楚自己想表达什么,才有可表达的内容,才能带来表达的满足感。没有人愿意为说假话去写作。无论日常生活还是写作,说假话总比说真话更费力气,难度更大,并且虚假的东西仅仅带来需要上的满足,不能带来美的愉悦。所以,说真话是写好习作的前提。 体验生活:写出生活的浪花 叶圣陶对学生指出:“要写出诚实的话,非由衷之言不发,非真情实感不写”。今年春天,学生中掀起了“养蚕热”,他们都把蚕养在纸盒里,带到学校来:为了找桑叶,不惜一切代价。我想禁止他们养蚕,又恐怕学生连上课时间都在想着家里的蚕宝宝,于是和他们约法三章:不能因为找桑叶而忘记写作业;不能在上课时间玩蚕;要写养蚕日记。学生们欣然接受了。每隔一天的中午,我还安排20分钟的养蚕经验交流会,及时指导他们仔细观察蚕的生长变化,交谈养蚕的心得体会。一篇篇感情真挚、童趣盎然的养蚕日记诞生了: 到了星期六的晚上,我的蚕宝宝真的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桑叶全吃完了。我怕它饿死,就打电话给赵洪纪让他给我匀点,可他不肯,我又找王颖,好说歹说,她终于答应了。我赶忙央求爸爸陪我去王颖家拿桑叶,幸好桑叶来得及时,让我的蚕宝宝绝处逢生。要不我整个休息日就没法过了。 让学生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以情感之,学生自然就会因品尝到生活的真滋味而有所感受,有所顿悟,有所思考。如此一来,学生写出来的习作才会富有真情实感。其实,有些时候,当学生有了真切的感受,有了写作的“灵感”,有了写作的冲动之后,即使老师没有布置习作的任务,学生也会自己写起来。 感悟生活:抒发真实之情 叶圣陶先生说过:“小学作文教授之目的在令学生能以文字直抒情感,了无隔阂。”尽管小学生的年龄尚小,对生活的认识还处在朦胧的感知阶段,但他们也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生活,获得一种真切的感受。今年的三八妇女节,我要求学生送一份礼物给妈妈,并祝妈妈节日快乐,注意观察妈妈的反应,然后把它写下来。有一位同学这样写到: 中午吃完饭,一家人像往常一样谈笑风生,看着妈妈那么开心,我也禁不住在心里笑了起来,因为我觉得我马上要做一件伟大的事呢,“妈,你闭一下眼睛。”我一脸开心的对妈说。“嗯?”妈妈有点疑惑但禁不住我的撒娇,妈妈终于闭上了眼睛。我迅速将礼物拿出来放在妈妈手心里,想象着妈妈一脸惊喜的样子,我的心里不禁窃笑起来。“妈,祝您节日快乐,这是送给您的特殊礼物。”妈妈先是一愣,随即又明白过来了“其实只要你学习好,妈也就……”妈边说着边打开手里的礼物盒,但是看到手里的礼物以后妈妈后面的话便没说出来了,没错儿那是一份特殊的礼物——精美的紫色小纸盒里放着一张橘色的纸条,上面摆着一根洁白的羽毛,纸条有一串书写认真的字:妈妈,祝你节日快乐,我数学考了99分,这是我送给你的节日礼物。妈妈欣慰的边对我笑,边抚摸着我的头说“我家永强长大了,妈真高兴。”看着妈妈那么开心,我心里觉得很不是滋味,以前没有好好学习,如果我经常考好一点让妈开心,那么妈妈就不会为我操那么多心。 当时,读到这篇习作时,我被深深的感动了,多么真实的感受呀!五年级的孩子真的是长大了,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生活了。 习作,是童心的自由飞扬,是儿童真情的自然流淌,是儿童抒发个性情感最自由的天地,是一种浑然天成的自然而然。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江东门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