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杂志首页 > 教师心得 >

科学利用网络教学平台 改革语文课堂教学

摘要: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为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基于智能网络教学平台下的语文课堂突破了传统课堂的束缚。在线测试实现了以学定教,为学生的语文实践腾出了大量的时间,丰富的资源平台,创设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多样的评价方式,营造了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充分的课堂实践,根本上实现了语文课堂模式的全新改革。

关键词:在线测试 资源评台  评价方式  实践探究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为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开辟了便捷多样的渠道,整合了新媒体教学优势的网络教学平台,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技术,不仅保持了传统媒体的优点,还突破了课堂的固定化与预设好的程序,在师生互动、资源共享、调动学生积极性等方面创设了更高的优越性,更加淋漓尽致地发挥了课堂教学的潜能。

一、课前在线测试,实现了以学定教

传统的基于纸笔的考试形式的费时费力,不可能达到当场测试当场进行数据统计,发现学生知识掌握的薄弱点,做到以学定教。智能网络教学平台具有在线考试、成绩查询、试题管理、试卷管理和成绩查询等功能,利用智能网络教学平台的这一强大的便捷功能,能在课外阅读交流课、略读课文、综合性学习等语文课堂中进行学前检测,学生已经会的不教,为实现课堂的有效甚至高效教学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更多语文实践的时间。

例如,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课外阅读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怎样检测并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情况呢?智能网络平台的在线测试让学生跃跃欲试,摩拳擦掌,充分调动了孩子阅读的兴趣。笔者在执教网络课外阅读指导课《走进格林童话》时,借助智能教学平台的多项功能,首先,设计了重点篇目中有关的十道测试题,利用平台进行阅读摸底测试,学生以自己的名字登陆测试并提交答案,系统对学生的完成情况完全自动评分,学生能在自己的电脑页面上看到得分和错题答案,对自己本次阅读《格林童话》的效果一目了然;这时教师以管理员身份点击“评分”,系统准确掌握学生的阅读测试排名,全班同学在线测试的得分尽收眼底,教师可以了解哪些同学测试成绩好,哪些同学测试成绩差,初步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是否入心入脑,同时对错误率高的题目进行针对性辅导讲评,这样的检测的功能,及时反馈学生阅读的初步成果,促进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认真阅读整本书的习惯。

二、丰富的资源平台,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堂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网络环境下的语文课堂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优质的土壤。丰富的资源平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充分的条件,提供了语文实践的广阔空间,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满堂灌的学习方式,正在改变为“充分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语文实践”的学习方式。

    网络课外阅读指导课《格林童话》利用平台的在线阅读功能,提供可供选择的十篇经典格林童话,让孩子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每个小组在组长带领下,选择一个最感兴趣的格林童话人物,精读交流,圈画批注,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展示学习成果,整堂阅读课在合作交流、探究精读中充分实现个性化阅读,最后的汇报又能让每个学生了解不同格林童话人物的魅力。网络语文课《秦兵马俑》让学生借助视频、图片、课文信息卡自主读懂第二自然段,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有的迫不及待地点击视频,有的仔细地端详图片,有的依据课文信息卡填写数据,当汇报学习体验的时候,学生回答的角度各不相同,有的谈看完视频的感受,有的讲从图片中的发现,有的抓住了信息卡中的数据,自主学习在网络这一开放的平台中得到了实现。保持学生浓厚的自主探究的激情还是要归功于网络教室,能够让每个同学登陆人教数字网的电子课本,使用荧光笔进行圈画,及时的展示让学生跃跃欲试,激动快乐,这是传统的仅仅与纸质书本对话得不到的效果。

三、多样的评价方式,营造和谐民主的交往环境

      教学过程是一种交往过程,是一种价值赋予、形成和创造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交往教学,就是要为学生创设一个相互依赖的交往环境(包括物质上和精神上),让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当中,培养个性,充分发展完满人格。网络课堂实现了评价功能的改革,教学信息的传递不只是单一的教师说学生听,师生双方共同处理信息,生生评价,教学信息的多边传递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了和谐民主的课堂。

网络语文课综合性学习《毕业纪念册》,教师让每位学生在电脑上写一则赠言送给自己的好朋友,提交后,所有同学都可以借助智能网络教学平台的评价功能浏览同学写的赠言进行打分评价,并加上简短的评价语言,随后教师以管理员身份点击“机评”,电脑就自动筛选出得分最高的赠言,展开全班性的交流。这种生生评价实现课堂民主最大化,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学生在交流和评价中学会欣赏别人的作文,并给学生独特的表现需要提供一种能自由表达的学习情景,营造一种在互动交流基础上的形成性评价。比之在传统课堂上的学生写老师评,或者个别学生评价个别学生,有质的改革和飞跃。

四、充分的实践探究,改变了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基于智能网络教学平台的语文课,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的尝试,真正实现了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学生在电脑上以操作的形式全面参与语文实践,每节语文课任务活动时间达到三十分钟,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简洁明朗,提出任务,引发讨论,总结发现,总共讲授的时间五分钟左右。在普通的语文课堂上,往往老师侃侃而谈,学生学得如何无法得到检测,是否全体学生都参与语文实践,无从考证,这种以任务驱动的形式促使每个学生都争分夺秒参与测试、阅读、圈画、批注、汇报、书写、评价,变化灵活的活动设计大大延长了学生的注意力时间,达到整节课全神贯注,网络课堂的优势在学生参与学习的广度上得到验证。

    语文课与智能教学平台链接是一次信息技术语文课的有益尝试,体现了深度融合的雏形,要实现无缝对接还需要继续探索。这些需要继续探索的问题包括怎样优化智能平台的栏目,精巧地安排各个活动环节,提高课堂活动的效率,从而实现课堂四十分钟的高效课堂;以及怎样让冷冰冰的机器在语文课上依然富有温度,保留传统语文课暖暖的语文味,实现语文教学信息化的深度融合。

    网络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的道路才刚刚开始,唯有历经弥坚的探索,才会见到教育信息化灿烂的曙光。

参考文献:

1、《2011版语文新课程标准》

2、[美]柯蒂斯.小邦克著,焦建利主译。世界是开放的——网络技术如何变革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42-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