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杂志首页 > 教师心得 >

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问题探究——以人教版为例

王启贺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无论教学质量还是教学效率,都恨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当前国内小学教学过程中依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主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谈一下自己的观点和认识,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时期,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概况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养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标对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当前的形势下,加强对小学教学问题的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1、当前国内小学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着的问题分析

首先,小学数学老师的专业知识及教学技能明显不足。实践中可以看到,当前国内很多小学老师均为接触过教学内容方面的优化训练;其次,部分教师在教材应用环境,也存在着一定的认识偏差。由于对教材难以透彻的理解,导致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具体的教学环节缺乏准确的定位和认知,同时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也难以有效的掌握,进而影响教学质量和效率;最后,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针对解题方式和方法直接点出来,严重忽略了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甚至部分老师还错误的认为小学生对教学内容难以自己进行探究,智能直接灌输,然后任由其自己消化。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教学理念、教学手段缺乏创新、对学生主体地位缺乏尊重和体现等,任何一个问题的存在,都可能影响教学质量和效率。

2、加强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

基于以上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着的一系列问题分析,笔者认为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以人教版数学教学为例,求15除以5的值。该题实际上就是把15进行平分,共得5份,求每一份的值;将整十、整百以及整千除法,有效转换成较容易理解和掌握的除法运算。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事先准备15个粉笔,自己动手排放,从而得到答案。该方法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而且还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热情。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实践,可将所学到的知识、技巧等,有效的应用到实践之中,帮助他们将简单除法巧妙的应用在大数的除法计算之中。

  2.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创新教学模式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尽可能的减轻学生的压力,而这一目标的实现,主要依赖于教学模式、教学情境的创设。笔者建议采取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并为此创造一个新型的、开放式教学环境。比如,在百分数及相关内容教学过程中,可设计一个喜洋洋与懒洋洋的故事,即懒洋洋非常想吃蛋糕,于是它去了蛋糕店,第一家优惠20%,第二家打八折,对于懒洋洋感到非常的困惑,因为它不知道哪家的蛋糕卖的便宜一些;这时喜洋洋走过来告诉它,两家蛋糕同样便宜,懒洋洋问一个是20%、一个是八折,怎么会一样呢?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吗?通过这种方式,可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学习中感到轻松。

  3.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较之于其他的学科,比如语文、英语等,数学这门学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尤其表现为其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等,这对于小学生学习而言,显得非常困难。比如,“小明家里投了保险,其中家庭财产保险金额为10万元,期限是5年,若按照0.6%的年利率计算,则小明家需缴纳保险费多少钱?因此,笔者认为应当将小学数学教学更加的趋向于生活化,这样学生才不会感到陌生,才能以饱满的热情去学习。

随着新课标的全面贯彻落实,在当前的形势下,应当不断加强教学模式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胡友志.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初探[J].文理导航(下旬)2011.12

作者单位:江西省大余县水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