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训者队伍的现状 近年来,有教师反映:“培训者这支队伍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继续教育培训发展的需要了”。这一评价,值得我们认真反思。 (一)培训者队伍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继续教育培训发展的需要,从主观方面看,我们的培训者确有懒惰的一面,对自身的学历提高、专业进修、研究水平不够重视。这么多年了,自己在进修学校所教学生都已经大专、大学毕业了,甚至攻读研究生了,而很多培训者却还是原来的学历,这就造成了培训者与受训者学历之间差距越来越小,更甚者,受训者学历高出培训者。这一现实,受训者从内心深处会接受培训者吗?专业进修不够,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手段,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更新,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和教学手段的出现和普及,许多中小学教师已经基本掌握计算机的操作和应用,而我们的培训者还有一部分仍沿用传统的一本书,一支粉笔,采用原始的“耕作技术”给老师们上课,这一切,难道受训者会满意培训者这支队伍吗?由于受训者从心理上不佩服培训者,必然影响到培训的质量。 (二)从客观方面看,培训者队伍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继续教育发展的需要,这是不可否认的,但这不能简单地就认为培训者素质差。培训者大部分曾经都是中小学教师中的骨干教师、优秀教师。 (三)教师进修学校正面临转型期。即学校面临发展方向的转变,学校工作由以往的学历培养向教师专业化培训转变;培训对象由以往的中师生向大专生、大学生转变;培训的形式由以往的集中统一的理论培训到专题讲座式、案例分析式、讨论式等转变;培训工作由数量型向素质型转变;培训要求由培训的单一化向训研一体化转变;施教内容由单科型向综合科转变。这一转型期使培训矛盾尖锐,为培训者提出了一个挑战性的课题。 二、提高培训者队伍素质的策略 (一)不断提高培训者学历层次。培训者学历提高要有明确的目标任务,应规定三至五年内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低学历,达不到最低学历者应取消培训者资格。 (二)进一步树立终身学习观,切实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唯有全面的终身教育才能够培养完善的人”。教育理论的学习也需要终身教育。教育理论学习的途径,主要是通过自学和参加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的培训,获得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更新。作为培训机构,应要求培训者每期阅读一定量的教育学、心理学及其他教育专著。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应尽可能地为培训者提供创造外出学习的机会,多听听教育专家的专题报告或讲座,使培训者的教育思想及教育理念先行于受训者。 (三)深入课堂,加强实践活动和经验的总结。为了避免盲目性和片面性,培训者必须高度重视教学实践。培训者只有深入教学第一线,在一线中反思、学习和研究,在一线中分析培训问题和解决培训问题,找出受训教师的所思、所想、所需,丰富培训内容,才能提升培训质量。 三、建设一支研究型的培训者队伍 (一)培训者要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学会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和生活,是当今教师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特别是新课程的理念更要求每位教师、每位培训者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在新课程背景下培训教师,我们必须首先研究新课程目标与原教学大纲、新课程内容与老教材内容的区别、研究新课堂教学的设计、新课堂资源的开发、新课堂教学的方法等,在不断实践,反复提炼的基础上上升为教学理论,不断反思,不断实践,不断丰富,不断发展,努力为教学第一线的广大教师进行理论和实践指导。为此,教育培训机构要不断提高培训者的研究素质,每期下达一定量的教学案例、教学心得或教育教学经验文章任务。 (二)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培训者队伍,提高培训质量。培训效果不佳,受训者意见大的根本原因不在于集中培训或校本研修模式本身,而在于培训者队伍不能很好适应培训的要求。进修学校由于历史的原因,形成学科教师短缺,中小学教学实践经验不足,理论素养或科研水平不高,导致培训效果不尽如人意,而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又不可能配齐中小学所有学科的教育科研人员,因此,聘请当地中小学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及省市教育专家兼职县级培训者,势在必行。 |